使用茎尖脱毒健康种苗可预防白条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金玺 刘志
眼下正值广西糖料蔗补苗时期,传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消息,才推广两年、在蔗区人气极高的糖料蔗优良品种“桂糖46号”,突然面临被“淘汰”命运。3月12日,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下称“东亚集团”)给广西崇左市糖业发展办公室(下称“糖业办”)致函《关于谨慎引种桂糖46号的报告》(下称“报告”),称“‘桂糖46号’糖分低、白条病高发,建议逐步‘淘汰’”。该报告在广西甚至全国糖料蔗产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业内人士指出,桂糖46号在广西崇左市糖料蔗种植占比约2%,约10万亩左右,作为高产(产量高出普通品种20%)的桂糖46号,今年到底该不该种植?
糖企发文指“糖分低”“易感病”
报告指出,该集团旗下崇左糖料蔗种植区的“桂糖46号”易发生黑穗病和白条病,并容易感染给附近蔗地。同时,该集团2017年11月-2018年1月份的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为“晚熟低糖品种”。
据悉,该报告建议崇左市糖业办不应再继续引种该品种,如已种有该品种的应尽快翻根淘汰,改种其它优良品种。提议将“桂糖46号”在2017/18榨季、2018/2019榨季列为普通品种,2019/2020榨季起列为淘汰品种,并向蔗区农民做好宣传工作。
东亚集团官方网站及其他公开信息显示,其是广西6家核心制糖企业之一,目前甘蔗种植面积约193万亩,至今已经累计完成54万亩“双高”(高产与高糖)基地建设任务。东亚集团旗下9家公司全部分布于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中国糖都”崇左市各县区,每榨季压榨量年均近千万吨。
选育者对“报告”持怀疑态度
公开信息显示,“桂糖46号”是经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由2015年6月审定通过(桂审定编号为“审蔗2015001号”),可在广西各甘蔗产区种植的“双高”糖料蔗新品种。
审定意见认为,“桂糖46号”属于中熟品种,高糖、高产稳产,中抗黑穗病、梢腐病,高抗花叶病。据其2013-2014年参加广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试验,平均亩产蔗量7632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21.1%,平均亩含糖量为1099.3公斤,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糖22.5%。
“一个品种需要经过多轮验证、多年试验才能推出市场。一个品种的好坏,也不是一次或几次试验就能界定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田间观察和科学严谨的试验。”“桂糖46号”主要选育专家、广西农科院甘蔗所育种室副主任王伦旺研究员告诉记者,“而一个科学的试验结果,对于试验环境、采样面积等对照品种都有严格的考量。我对东亚集团报告中的试验方法、结果和结论持有怀疑态度。”
崇左市扶绥县一大型糖料蔗种苗基地负责人给记者举例解释:“糖料蔗有早熟、中熟或晚熟之分,所以一个品种在试验检测时,对时间的把握至关重要,作为中熟品种的‘桂糖46号’,如果测试时间早,糖分会明显较低。”“东亚集团的报告对蔗农种植积极性影响较大,去年“桂糖46号”种苗卖了一万多亩,而今年减少较多。”
截至记者发稿,对于报告中试验方法和数据,东亚集团还未作详细公开。而就报告内容,东亚集团也还未曾与品种选育方反馈。
国家甘蔗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首席、广西农业科学院原院长李杨瑞认为:“‘桂糖46号’是近年来桂糖系列的优良新品种,也是农民比较喜欢的品种。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产量高,平均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20%左右。但它的糖分并不突出,和对照差别不大。”
糖业办还未组织几方商讨
尽管争议不断,但是“桂糖46号”在广西蔗区仍具有较高人气,种植户“铁粉”不在少数。“2017年5月中旬,我种了200亩,这个榨季亩产已经达到6吨,周边蔗农亩产更是达到了8吨。”崇左市宁明县亭亮富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庚发表示,“桂糖46号”单产高,在崇左地区种植面积不小。
据了解,甘蔗白条病和黑穗病是对糖料蔗危害最严重的两大病害,也是影响一个品种实现“双高”的主要制约因素,长久以来,也是糖企和蔗农引种的重要参考。
东亚集团相关负责人马军表示:“现在忙于把握种植时机,糖业办要完成上级‘双高’任务,集团面临种植黄金期,但对该事项已达成共识,三方会在崇左糖业办的组织下沟通。”
陆庚发表示,即使上述报告最终被崇左糖业办认可并执行,他也会保持继续种植。陆庚发表示,今年“桂糖46号”的收购价高达530/吨且比其他品种高产近一吨以上。
“目前崇左市多数糖厂对‘桂糖46号’态度谨慎,不主推,也没有列入预付品种之列。”崇左市中粮糖厂农务科罗远平讲到,但仍然有一些蔗农自发扩种,坚持种植。
品种成功需要考量众多因素
记者发现,在2016年,易染白条病让“桂糖46号”在广西北海广受诟病。育种专家王伦旺表示:“当时是有一批不合格‘桂糖46号’种苗流入广西北海甘蔗区,种苗不纯、砍蔗刀具交叉污染等是最大主因。”“这次也不排除与其污染源有关。”马军也表示。
“一个品种推广成功,它的产量、糖分和抗病性都对应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懒汉种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广西糖料蔗种苗商、绿泰公司负责人黄世中认为,‘桂糖46号’在崇左很多地方表现极佳。
黄世中认为,不仅蔗农“管种管养”,品种专家更要“管生管养”,因为很多优秀品种在选育推广后,还面临适应问题,种植纬度、气温、湿度、突发天气(寒潮)等,都需要及时应对。
王伦旺指出,老蔗区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扶持“桂糖46号”等不同品种的发展有利于保障糖料蔗产业稳定。目前在糖料蔗品种中,还没有完全抗黑穗病的品种,而抗白条病的品种也不多。“一般在白条病易发蔗区,发现病株蔗农都会及时连根挖除烧毁,发病率达到15%及以上的蔗地不宜再留宿根。还应注意防治黑穗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