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抗黄还靠“三板斧”?今年流行种无病容器大苗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4月24日版次:07

  为与黄龙病抗争,梅州金柚种植户选择种植无病容器大苗。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吉龙 覃家超 史劲草 陈志文 魏耸

  “省钱早挂果,与黄龙病赛跑,可以选择种植无病容器大苗。”4月22日,农业农村部华南地区热带果树脱毒中心主任、广东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柑橘室副研究员钟云在于广东梅州举办的“2018中国(梅州)金柚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无病容器大苗技术是解决黄龙病防控难题的有效途径。
缩短木虱危害时间
延缓黄龙病发病期

  嫩叶、新梢、幼树是柑橘黄龙病病原主要传播媒介——木虱危害的“重灾区”。据悉,木虱偏爱类似柑橘反射光的黄色、黄绿色,喜好有新叶的植株。研究发现,雌木虱在产卵前需在嫩梢上取食以便让卵发育成熟,卵主要产在发芽1-5天未展开的新叶上。钟云指出,柑橘幼树期是黄龙病感染高发期,大田种植环境下让柑橘幼树快速长大,减少木虱危害时间尤为重要。
  据了解,目前防控柑橘黄龙病一直沿用“三板斧”方法,即砍病树、杀木虱、用无病苗。由于统防统治难以组织,“三板斧”在具体落实中存在诸多困难。黄龙病还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控?钟云指出,多年试验证明,在黄龙病无法根治的情况下,种植使用防虫网室培育的两年生以上的无病容器大苗柑橘,是延缓黄龙病发病、提高柑橘种植效益相对较好的办法。
  无病容器大苗技术是指在防虫网室中用育苗容器培育、用无病繁殖材料嫁接、出圃时规格至少达到普通露地苗栽植后2-3年大小的无病苗。在定植后的第一年,一切管理措施要围绕促进生长和防控黄龙病来进行。包括每月追施速效肥直至9月,全年不做任何修剪,按月交替喷施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每两至三月于根际土壤淋施吡虫啉等内吸性杀虫剂等,结果后用常规技术管理。
  “目前黄龙病还是可防不可治,防虫网室培育苗木无毒无害,在网室管2年,田间就少呆2年,降低了感染黄龙病的几率。”钟云讲道,无病容器大苗种植后植株较大,抗病性更高,不仅从源头杜绝了病毒感染,也减轻了果农针对黄龙病的防控压力。
挂果提前管理省事
选苗注意认准三点

  种植无病容器大苗,还可提早挂果收回成本。传统上,新开辟的果园,农户普遍采用树龄为1年的裸根种苗(标准苗)进行大田或山坡地栽培种植。这种种植方式的问题是树体生长缓慢,投产较晚成本较高,感染黄龙病的几率大。据悉,目前柑橘果园1年的管理成本超3000元/亩,种植4年后才能投产,挂果前总成本高达1万余元/亩。
  钟云介绍,栽培无病容器大苗苗木投入约2000元/亩,种下第二年结果量约1500公斤,可及时收回成本。“结果比传统小苗早2年,不仅黄龙病防控压力小,效益也明显。”钟云表示,采用容器无病大苗技术,柑橘总有效结果期可延长3-4年,投资回报期缩短一半,还能节省2年的管理成本。
  无病容器大苗的选择一定要认准无病不带毒、容器培育、大苗三个关键点。无病容器大苗在培育时,接穗、砧木、成苗全程在合格防虫网棚内生长,从嫁接到出圃需约2年时间,株高大于1.5米,穗径粗大于1.5厘米,抽梢7次以上,有效末梢数20条以上。同时苗木无检疫性病害(溃疡病和黄龙病),同时也不能带有裂皮病、碎叶病、衰退病、鳞皮病、温州蜜柑萎缩病。
  无病容器大苗种植技术要点,一是最好用播种盆在苗床上播种,移栽时根不受损,长势一致,利于砧木快速生长;二是苗15厘米以上再进行移栽,同时淘汰主干或主根弯曲苗、畸形苗和弱小苗;三是第一次移栽后约半年时间,再进行嫁接。嫁接后至少有两次梢老熟,再进行第二次移栽。
重点解决土壤酸化
做好“五控”种出好柚

  当前,除了防控黄龙病这一毁灭性病害之外,维护好、保护好土壤环境也是推动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截至2017年底,梅州金柚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8%,达到58.64万亩,产量突破90万吨,农户种植热情高涨。
  然而,在种植管理中,由于长期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危害土壤微环境,造成土壤有机质缺乏、酸化板结、肥力下降。根据当地农技人员测得的数据来看,果园土壤pH大多集中在5.0左右。梅州市果树研究所所长钟进良分析表示,在梅州的不少果园,土壤酸化已经成为影响金柚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据了解,梅州金柚根据其品质和品种差异,上市期价格从1-3元多/斤不等。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沙田柚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李国华表示认为,管理水平不一导致品质良莠不齐。如何种出优质柚?李国华给参会果农支招:做好“五个控制”,即控肥、控梢、控水、控药、控制采摘时间。
  控肥即控制化肥施用总量,防止过量投入,包括增施有机肥,补充微量元素,改善土壤酸碱平衡。“通过酸化柚园土壤石灰矫正试验,能有效提高土壤pH,补充土壤交换钙和镁,活化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改善沙田柚植株的缺素症状。”李国华说道。
  控梢即控制枝梢旺长,推广轻简化修剪,改善光合作用,增加养分积累。控水指控制成熟期水分供给,推广覆膜增糖技术,提高果品糖度。据了解,在相同条件下,覆盖反光膜处理的沙田柚,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提高1.2%。
  李国华同时强调,病虫防治喷药关键时期包括冬季清园、花谢三分之二、幼果期、定果前。在幼果期,用药不当容易带来黑斑病、脂斑病、链格孢褐斑病等,影响柚果外观和卖价。应严格控制用药时间和用药次数,做到科学用药,综合防控,确保果品安全。最后即控制采摘时间,严禁抢早采摘,推广完熟采摘,提高果实风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