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地校合作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

韶关市人民政府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17日版次:03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为韶关的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后盾。

  南方农村报讯 为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提升韶关市农业科技水平,5月8日上午,傅延栋院士报告会暨韶关市人民政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韶关市举行。
  据韶关市副市长许志新介绍,韶关市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将围绕水稻、蔬菜、果树、花卉等韶关优势农产品,在高值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农业品牌创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为核心,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韶关农业现代化发展。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小琴表示,当前韶关市正处于从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服务型城市、从重工业城市向山水休闲城市转变的重要时期,需要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城乡建设专家支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韶关市政府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良好的合作基础,早在2009年,该院的刘光华等博士就作为韶关市引进的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并成立了韶关首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功培育了“金友米”等一批优势农特产品品牌。“本次签约将深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韶关农业科技的全方位合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将为韶关的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后盾。”李小琴称。
  会上,许志新和李小琴还共同为韶关市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的韶关市华实现代农业创新研究院(下简称“华实研究院”)揭牌。华实研究院院长刘光华表示,将面向韶关市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需求,通过从事农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提升农业产业技术水平,为农业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向农业产业提供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增强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提高韶关市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据悉,拥有从育种、种植到生产、销售等全产业链的科技人才是华实研究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近年来,该研究院的技术团队在粤东西北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团队成员柳建良教授作为广东省落叶果树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在连平、梅州等地建立了鹰嘴桃、金柚产业示范基地。刘光华博士在南雄、连山、罗定等地建立了有机水稻产业示范基地,并协助企业打造出“金友”“亚灿”“采胜”等有机大米品牌。
  此外,研究院团队在农村农业人才培训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已为广东36个县市的4000多名职业农民进行了培训,得到基层农民的好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