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至今还留在医院,冯海新只能隔着玻璃看望。
南方农村报记者 卢晓科
5月13日,原本是梁丹婷要过的第一个母亲节,但她没等到这一天。4月27日,年仅29岁的她在家里跳楼自杀,距离她生下孩子,仅仅过了10天。
产后抑郁,让梁丹婷选择了轻生。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产后抑郁症常于产后6周内发生,发病率高达14.7%,处于国际公认的较高水平。
为怀孩子,她吃尽苦头
梁丹婷是高州市石鼓镇宁郁村人,2013年9月嫁到邻村——石鼓镇尖山村。在丈夫冯海新眼中,妻子勤劳、能干、能吃苦,“我读书不多,很多事都是我老婆负责的。”婚后夫妻俩在佛山三水的一个小工厂做普工。
因为一直怀不上孩子,夫妻俩决定省吃俭用去做试管婴儿。为此,梁丹婷吃了很多苦。很多细节,冯海新记忆犹新:晚上10点到11点是约定的打针时间,为了省钱,夫妻俩都是步行半个小时去医院;大清早起来排队挤公交去广州做检查,“打针打到屁股都淤了。”
2017年10月,试管婴儿成功,夫妻俩和家人对宝宝的到来满怀期待。
宝宝早产,被送进ICU
梁丹婷的预产期是7月。今年过完春节后,冯海新决定让妻子在家安心养胎,他自己一个人回佛山打工。“她姐姐住在高州,姐妹俩感情很好,可以帮忙照顾。”这让冯海新比较放心。
谁也没想到,宝宝提前到来,给了冯海新一家一个措手不及。
4月17日凌晨,梁丹婷早产,儿子出生时体重仅1.2公斤。梁丹婷甚至还没来得及多看宝宝一眼,孩子就被送进了ICU。医院的诊断书上写着:极早产、极低生育体重、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症,预计住院时间接近3个月。
担心孩子,她天天失眠
产后四天,梁丹婷出院回家,孩子留在医院。她几乎每天都失眠,担心孩子,烦恼治疗的费用,“每天都说烦,不知道怎么办,治疗要花很多钱,又担心不会带孩子,养不大……”冯海新说,妻子每天都会说类似的话。每天高达3000元的治疗费压垮了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尽管亲戚、邻里、朋友都伸出了援手,依旧杯水车薪。
帮忙照顾梁丹婷坐月子的邻居阿姨黄丽梅回忆说,“她(梁丹婷)一直担心孩子养不大,担心没钱,还一边说一边哭。”她安慰梁丹婷,让她放好心态,照顾好自己。“钱的事,大家都会尽量帮他们,以后他们夫妻一起出去工作,再慢慢还。我还跟她说,不用担心孩子养不大,我女儿出生时也才一斤半,现在不也100多斤了。”然而,这些话,已身陷忧虑的梁丹婷似乎没能听进去。
4月23日晚,梁丹婷在微信上向家人倾诉称,每次探望小孩只有一个小时时间,每天需要花费3000多元,但除了看张照片,其他情况一无所知。“每次去看他都在上有创机,听不到他的声音,看不到他是否可以自己呼吸,没见过他睁开眼。生他时还知道他哭了、睁眼了,但现在每次去看他,医生都只是说肺发育不错、重多少斤,其他都不知道。”言语间透露出她的无助。
选择轻生,家人很意外
忙着筹钱的冯海新没有意识到妻子的情绪问题。梁丹婷的姐姐倒是察觉到妹妹的情绪有些低落,她还特意发微信提醒妹夫要多留意,可惜对方并没看到。
4月26日,梁丹婷告诉冯海新的父亲,不要杀鸡煲汤了,她不想吃,也吃不下。当天晚上,她还嘱咐丈夫去帮忙摘首乌。一切似乎没什么异常。
然而,4月27日早上5点多,起来煮早餐的冯海新父亲却发现梁丹婷躺在院子里,一动不动。他走过去想叫她,却发现地上有血,儿媳妇的手脚已经僵硬了。当天凌晨4点,梁丹婷服用了百草枯,并从楼顶跳下。
法医鉴定后,推断梁丹婷死于高坠。
“根本想不到她会这样做,有孩子了,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她竟然就这样去了。”冯海新的奶奶已近90岁,白头人送黑头人,她几乎天天以泪洗脸,茶饭不思。
黄丽梅也坦言,没有人想到她是产后抑郁,会自杀。
梁丹婷的姐姐对于妹妹作出的选择也很意外,“她向来很坚强,我以为她会为了家人更坚强。”4月26日晚上,察觉到妹妹可能有产后抑郁后,她还给一个医生朋友打电话,打算带妹妹去看心理医生,“但没想到妹妹已经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