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碧桂园启动13县整县帮扶

惠及32万贫困人口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22日版次:04

  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授旗仪式。              碧桂园供图

  南方农村报讯 5月20日,碧桂园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会在顺德召开。碧桂园集团(以下简称“碧桂园”)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等全国13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惠及32万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会上,碧桂园宣布成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莫斌担任组长。国家有关部委、广东扶贫系统、碧桂园集团相关领导及结对帮扶市、县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此次启动会。
  “造血式”产业扶贫是碧桂园践行精准扶贫的主要特色。2010年,英德市树山村被碧桂园选为“绿色产业扶贫”的第一个扶贫点,发展苗木种植绿色产业。“八年前树山村还是污水横流,破旧的泥砖房,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碧桂园扶贫项目落到我们家乡,当时大家都不相信。”英德市花塘(树山)村党支部书记罗世煌在会上提到,碧桂园进驻短短八个月,新房就交付使用,通水通电,还鼓励村民种苗木。如今,树山村产出已超过2300万元,村民实际获益1200多万元,农户户均增收达7万元。
  树山村扶贫项目的成功推进,使碧桂园整村扶贫、产业扶贫的系统思路得到了很好的检验。这一模式也在更为广大的扶贫区域移植推广开来,如广东省韶关市营盘村的番薯合作社、广东省潮州市黄正村的茶叶园、广西省田阳县央律村桂花、红继木基地等,覆盖粤桂川三个省区。去年10月,碧桂园又捐资约5亿元在英德进行结对帮扶,助力78条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奔小康。
  “我也穷过,我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的自身经历让他对扶贫事业感触颇深,“走过来的路,令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我所拥有的财富只是社会交给我保管的,有能力后帮助别人是很自然,很正常,我只是尽自己本分而已。我始终觉得,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教育扶贫就是‘授人以渔’。”自2002年至今,碧桂园陆续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纯慈善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全国唯一一所全免费、纯慈善大专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及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刻苦耐劳的退役士兵设立的全免费学校——国良职业培训学校。
  “今天的签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间有大爱的企业家胸怀,更让我们看到了以社会责任为基石,以党建扶贫为引领,以产业和培训为两翼,并辅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的模式投身脱贫攻坚伟业的生动案例。”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负责人曲天军表示,碧桂园走出了一条具有碧桂园特色的民企履行社会责任之路。
  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梁健提到,从2010年首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以来,八年里,碧桂园秉承着真扶贫、扶真贫的行动理念,派驻扶贫团队深入一线,驻扎农村,在广东清远英德、汕头、潮州、韶关等地开展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并通过党建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治理扶贫等多种模式,不断创出具有碧桂园特色的长效扶贫机制,成为我们广东民营企业中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和榜样。
  据了解,自今年起,碧桂园将精准扶贫提升到主业的高度,与房地产业并列为碧桂园双主业,计划采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为响应践行党和国家关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战略,碧桂园决定把扶贫作为主业来抓。确保在2020年,力争在2019年之前,实现我们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目标,这是我们对社会的承诺。”莫斌表示,碧桂园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要真正地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