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中兽药配合疫苗使用,可提高蓝耳防控效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5月22日版次:10

  散剂成为了不少企业推崇的中兽药剂型。

  南方农村报记者 叶嘉宏 王之娴

  蓝耳病可谓是当今养猪界最大的难题之一,它造成的损失惨重,特性复杂难缠。世界各国每年在其防治方法的研发上投入巨大金钱与人力。可即便如此,当今依然没有针对蓝耳病的完美方案。近年来,中兽医却独辟蹊径,寻找研发可以控制蓝耳病的产品。这类产品刚推出时质疑之声不断,但一批用户使用后发现效果卓然,逐渐受到认可。
中兽药可提高蓝耳疫苗20%以上的抗体效价
  在临床应用上,中兽药对蓝耳病的防控效果给不少猪场带来了惊喜。江西一2000头存栏母猪猪场曾用排毒逐淤散对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做过相关的治疗试验。猪只在发病期间出现发烧、食欲减退、眼睑水肿、后肢麻痹等症状,在用药后有85%的猪只康复。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兽药对蓝耳病的防治确实有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而言,其仍未能取代疫苗免疫的地位。多位专家和学者都表示,针对蓝耳病,目前中兽药只适合作辅助防治用,和蓝耳疫苗协同使用才能发挥更好的防控效果。中国兽药协会中兽药推进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穆祥博士表示,如果在免疫疫苗前,使用了有效、正确的中药来保健,可有效地提高蓝耳疫苗的抗体效价,一般来说至少能提高20%以上的比例。
  至于中兽药和蓝耳疫苗配合使用的方法,则需要视猪场蓝耳病的情况而定。商丘爱己爱牧动物药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刘振建议,在猪群不稳定的时候,可采用中兽药两段使用法,即先用中兽药保健一星期,再注射蓝耳苗,免疫后再使用一星期。而蓝耳病稳定的猪场,只需在免疫蓝耳苗后于饲粮中添加中兽药一星期。
治疗需要3-5天见效,预防保健最好阶段性使用
  据穆祥透露,中兽药的作用效果较为温和,一般需要三至五天才能见效,不像西医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养猪人在使用中药对病猪治疗时更需要耐心等待,勿因两三天没看到效果就停止用药。
  如果用作预防保健,中兽药最好是阶段性使用,一方面是出于对成本的考量。由于单一中药无法满足中兽药清毒、补血补气、提高免疫力等多角度调控的需要,因此市面上许多中兽药产品均为复方中药,加上中药本身价格就偏高,如果长期使用会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成本负担。
  临床上,保育猪暴发蓝耳病的案例较多,针对这一易感期,许多兽医会建议在断奶开始使用抗生素,以期控制蓝耳病,但效果往往不佳。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严作延表示,在蓝耳病高发阶段如断奶后至三十日龄阶段可适当添加一些中药进行保健,以减少断奶仔猪的应激和提高其抗病能力。
  此外,猪场如果长期使用偏性药物进行保健非但不能起到保护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据广东高山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冰坤介绍,如果长期或单味过量使用偏性药物容易带来采食量下降、消化率降低等生产问题,甚至让猪群变得更加易感。因此,如果选用温、热、寒、凉等偏性中药时,一般阶段性使用7-15天即可。
养猪人可根据生产条件选择合适的中兽药产品
  近几年,市场上推出了越来越多可以辅助治疗蓝耳病的中兽药产品,面对满目琳琅的产品,养猪人又该如何挑选呢?
  首先,利用中药进行疾病的防治需要遵循“反向用药”的原则,如蓝耳病属于热性病,在用药时要尽量使用寒性药物进行治疗,如知母、玄参、黄连等药材。如果用了热性药物进行治疗非但没有效果,甚至可能会加速猪只的死亡。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兽药类产品的类型有粉剂、散剂、口服液等,其中散剂类型产品被更多的专家学者所推荐。张冰坤就认为,注射剂通过注射给药,容易引起病猪产生更大应激,加速死亡。口服液制剂是提取某种有效成分为主,长期服用可能会存在抗性。
  另外,严作延认为,养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来挑选合适的产品。比如使用全价料的养殖场由于拌料不便,可以挑选水溶性较强的中兽药产品,通过水饲来全群保养;而使用颗粒料的猪场应尽量避免使用粉剂中兽药,因为颗粒料难以和粉制剂搅拌均匀,治疗及预防效果就会和预想的有所偏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