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综合执法者捣毁私屠滥宰窝点。
“广东农资市场很规范”、“广东农民品牌意识很强”、“广东市场假冒伪劣农资很少”……谈及全国农资市场规范化问题,只要在广东市场开拓过业务的农资销售代表或到广东调研过的专家,普遍认为广东是全国农资市场规范发展的省份之一。在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仍然常发的今天,为何广东农资市场做到很规范?广东省农业综合执法系统用工作成果回答了这个问题。
广东在农业执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农业领域扫黑除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2018年上半年,全省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8.1万人次,整顿农资市场3078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96宗,结案484宗,移送司法机关25宗,逮捕9人。全省没有发生重特大农资质量安全事故和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新进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保障。 □章四平 陈志文
“三到位”确保农业执法卓有成效
广东省农业厅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下称“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工作指示,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农业综合执法新路子,切实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一系列扎实举措及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层层推进,既为广东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
以2018年为例,广东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业执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等各项工作。
一、组织措施到位。自今年3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18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后,广东立即对今年农资打假监管和农业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全面部署。在全省开展农药、兽用抗菌药、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瘦肉精”、生鲜乳、农资打假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
另外,执法局针对近年来暴露问题较多、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重点地区和领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专项整治行动中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手抓、相关部门具体抓的执法农业格局。
二、宣传引导到位。为提高农民群众辨别真假农资的能力和维权意识,广东省农业厅组织“2018年全省春耕备耕暨放心农资、农业机械、农业科技‘三下乡’现场会”。执法局牵头组织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到活动现场,并设立放心农资宣传咨询点,现场接受举报投诉。4月中旬至5月中旬,农业执法局组织各市、县农业部门开展“2018年广东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据统计,截止2018年8月,全省共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11150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647万份,举办现场咨询培训217场次,接待咨询群众44.5789万人次,受理投诉举报44人次,展销农资产品8.9641万公斤。
三、执法监督到位。针对广东春耕备耕时节农资质量问题多发等情况,执法局于4月13日至5月底,在全省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执法监督,保障农民购买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同时,对上级和有关部门转办、媒体报道、投诉举报等渠道获得违法线索进行登记和办理(或转办)。据统计,共现场调查3起涉嫌违法案。
此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执法局组织广州、佛山、东莞、江门、汕尾等市农业局对13起举报违法线索核查处理。
同时,根据农业部关于农药、兽药、种子等农资监督抽查不合格结果的通报,组织有关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对存在问题的农资生产企业和经营门店及时核查,将结果上报农业部,同时协助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湖北等省外农业执法部门查处涉嫌假兽药、农药案。一系列扎实举措让广东农业执法步伐走得铿锵有力。
|记者手记|
一路走来,广东农业综合执法者全面推进农业法治建设实践,在“依法护农,依法促农”的道路上有力前行。新时期,他们正以奋进者的姿态闯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探索型农业执法新路子。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农业执法工作层层推进,一项项执法新举措、一宗宗鲜活案例都昭示着广东坚定不移的执法信念和一心为民的执法理念。在广袤的岭南大地上,活跃在农业执法战线上的铿锵“绿盾”正高举质监“利剑”,多措并举倾全力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确保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广东农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