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彩虹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8月25日版次:13
|且听风吟|
  从理坑出来,仿佛走出神秘的桃源,无论是地理还是心理,理坑都天然有一种与世俗隔离的力量。“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下一站的彩虹桥,轻盈空灵的名字背后,是否也是曼妙的风景?
  从南宋走来的彩虹桥,是古徽州最长且最古老的廊桥。八百多年前,和尚胡济祥与能匠胡永班精诚合作,胡济祥云游四海,经过三年多风餐露宿终于化缘到巨款,然后由胡永班设计和施工桥梁,历时四年多完成。“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在溪面最宽处,这座长140米,桥面宽3米,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的古桥,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完美结合,一建好便成为经典。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壮观的桥体,而且在于科学的设计。桥墩为半船形,前面锋锐,后面平整,有利于分解洪水冲击力。桥墩之间距离分布合理,根据汛期洪水走向设定,主流量经过地墩距较大,水流平缓地墩距较小,更有利于行洪。条石砌法紧密坚固,桥墩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很小,结合牢固,一劳永逸。桥面设计经济实用,整座桥化整为零,亭与廊之间均相互独立,便于维修。榫头之间用木钉,成本低,与木头是同一属性,相比铁钉更有利于减少磨损力和加强契合度。桥梁用四根百年以上老松树加工而成,上铺木板供人行走,桥面木质部分可随时根据需要维修或替换,既便利又安全。因此,看似简便耐用实则古朴厚重的彩虹桥,无论何时损坏都能用合理价钱找到维修工匠,历经无数次洪水洗礼依然稳固而优美传承至今。
  冬日午后,彩虹桥早已褪去历史光环,与徽派山村、浣洗妇人和嬉戏玩童,一起享受舒适的暖阳与静谧的时光。在跳跳岩弯弯曲曲包围下,在高高马头墙映衬下,彩虹桥显得妩媚动人,连同阴影和倒影展示出柔美的曲线,风情万种。“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也许,当年的彩虹桥,有我们想象不到的美丽。文风鼎盛的清华人没有好高骛远,而是实事求是,采用成本最低方式建造彩虹桥,这是最美的廊桥,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作品?最好的作品会说话,有灵气,八百多年后依然令所有到此游玩的人叹为观止。需要何等虔诚与专注,才能将谋生变成艺术,将艺术内化为生命,进而升华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彩虹桥,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也闪耀在每个人心里。     □谢锐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