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特殊房缘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09月04日版次:13

  阿勇利用所学,设计出最佳的投递路线,向公司提科学建议。 插图 魏克

  侄子阿勇在大学读当时很热门的工商管理专业,听上去很美,可那年实际毕业后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阿勇想在这个大城市里立足,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乱撞,频换工作,收入既低又不稳,而且期间换了好几处出租屋。
  那天,又临时谋到一份送快递的工作,阿勇在中介找房源。根据自己有限的财力,看了告示牌上的几处都觉得不合适,可有一则信息让他眼前一亮:月租八百,拎包即住。按季交清。招租仅限于在求职的大学生。合眼缘则进,不合者拒。地段佳,租金低,这不是天下掉馅饼吗?交了看房金,中介笑道,房东很“刁”,约谈能不能成,我们打不了包票哦!
  第二天见面,阿勇这才知道,房东是一对退休的老夫妻。老爷子姓郝,大妈姓张。郝大伯神情严肃,不苟言笑,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阿勇,提了诸如老家还有啥人、如何考进大学、读啥专业、有啥职场规划,如何保证收租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阿勇谨慎作答,郝大伯似乎较满意。可不知为什么,张大妈却一口应承下来,叫阿勇只添少量个人生活用品,次日就入住。一间房让他独享,卫生间和厨房与他们共用。
  试租期间,阿勇还是心怀忐忑。为保证房租不断供,不得不静下心来工作。那时,干快递被大学生瞧不起,不仅辛苦,而且底薪也仅能维持温饱,收入的大头主要靠业绩提存。阿勇虽然心有憋屈,但每天还是早出晚归,表面看上去干劲冲天。两位老人很满意,觉得这样脚踏实地,肯吃苦耐劳,以后就有大前途。郝大伯在饭桌边跟他聊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消除他工作上的困惑。张大妈则在生活上关心他,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阿勇后来了解到,大伯和大妈是失独家庭。第一次见到他,经简单的交谈,大妈当时产生了错觉,以为阿勇就是那年遭遇车祸的儿子。他们不仅长得像,性格也十分吻合。相处在一起,张大妈时常捧着儿子的遗像不停地念叨,要是自己的儿子还在,也有阿勇这么大,肯定也大学毕业了,也许像他这样在外面求职。这种奇特的眼缘成就了他们之间的特殊房缘。帮一把,扶一扶,实盼着“儿子”有出息。郝大伯补充道,相处久了,他也有这种感觉。之所以当初要求按时续上房租,是为了给他制造生存上的压力,把临时工做成长期,深挖其发展潜力,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工商管理的才情一样能大有可为,创立出大事业。
  一番推心置腹充满关切的交谈让阿勇深受震动和感染,他树立了立业成家的信心,以不辜负两位老人寄寓的厚望。
  有了城里所结识的“父母”的鼎力支持,阿勇熬过了事业的“平庸期”,利用所学,设计出最佳的投递路线,向公司提科学建议,运用大数据适时调度,单日投递量达到投递站第一,服务质量也在排行榜上为最优。而随着这些年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阿勇早已当上了区域经理,事业上干得风生水起。
  当和新婚的妻子搬入所买新居的那一天,郝大爷和张大妈万分地不舍,当时流下了热泪,紧握的手久久不愿松开。阿勇动情地说,您二位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也是职场上帮扶促的“贵人”。以后再忙,我都固定在周末来看望两老,汇报工作和家庭情况。有啥事,随叫随来。我们永远做您二位讲孝心的儿子和儿媳。
□刘兵

上一篇:眼镜老师

下一篇:家长职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