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国产化冷冻法硝酸磷肥装置技术科技成果会上专家合影。
1989年建厂,2007年上市,拥有242项专利技术,创建了全国第一套硝酸磷肥装置……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芭田股份”)不仅是广东复合肥企业的领头羊,更是中国肥料行业创新的标杆企业。让我们走进芭田,探寻其首创硝酸磷肥工艺引领行业绿色发展之路。
不畏难与险创新出优品
硝酸磷肥既有速效硝态氮与水溶性磷,又有肥效持久的铵态氮与枸溶性磷,是一种全营养肥料。
硝酸磷肥在国内的发展历尽艰辛。1972年3月7日国家决定引进以煤为原料的90万吨/年硝酸磷肥大型现代化成套化肥装置,1987年9月18日中国同行企业引进设备开工,2万余人全力施工建设花费了4年时间。引进硝酸磷肥装置后,“洋设备”不听使唤,设备开开停停,流程时断时续,产量忽上忽下。
在中国硝酸磷肥发展举步维艰的处境下,芭田股份于2012年注册成立贵州芭田子公司,在贵州省瓮安县实施磷化工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项目,立誓建设赶超国外的第一套国产化硝酸磷肥装置。
2012年6月,贵州芭田与天津华景新技术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共同开发硝酸磷肥与氨化硝酸钙工艺技术。2013年4月18日总投资102.78亿元的芭田磷化工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项目启动。面对压力,芭田股份项目组领导及成员,背负着硝酸磷肥在中国发展的重任,夜以继日地解决工艺上的一个个难题。
2015年5月18日,硝酸磷肥装置全流程打通,产出第一颗硝酸磷肥;2015年5月26日,氨化硝酸钙装置全流程打通,产出第一颗硝酸铵钙。这标志着中国自行设计的首套国产化硝酸磷肥装置诞生。
走环保之路谋持续发展
硝酸磷肥装置工艺开发取得成功后,芭田人站在行业发展的新高度,提出向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展、环保发展要效益,不断创新工艺装备,推进绿色发展,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硝酸磷肥创新之路。
芭田人锲而不舍又创新了冷冻法(硝酸钙结晶法)硝酸磷肥工艺,不但使磷矿的分解率提高至99.5%以上,而且将副产品硝酸钙全部转化作为另一种深受农民欢迎的全水溶性硝酸铵钙产品,解决了复合肥行业大量排放固体废弃物(磷石膏)造成环境污染的难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开启了让磷矿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先河。
芭田股份针对磷矿反浮选工艺存在尾矿堆积问题,结合目前硝酸磷肥装置对磷精矿原料的需求,开发了磷矿弱酸性(硝酸)浸取,制取碳酸钙镁、硝酸铵钙镁、低镁磷精矿的工艺技术,与冷冻法硝酸磷肥工艺结合,使磷矿中磷、钙、镁等所有元素得以充分利用,并且无尾矿和磷石膏排放。目前,年产10万吨精矿的磷矿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装置已经进入单体试车阶段,该示范装置设计精矿(P2O5≥35%,MgO≤0.8%)10万吨/年,副产硝酸铵钙镁2万吨/年。
紧跟大趋势创新不停步
在硝酸磷肥取得成功后,站在新起点的芭田股份,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感召下,迈步跨入新时代。芭田股份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创新工艺装备,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近年来,芭田股份在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用于复合肥的农用聚磷酸铵工艺技术,以及芭田生物有机碳技术、纳米增效技术和智慧农业平台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方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这些技术方向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产品更适合于中国农业发展的需要。继首创硝酸磷肥后,芭田股份的纳米水溶有机碳专利技术,注入到生产黄金系列、松土系列、甜美系列复合肥,吸引了行业的眼球,也引起业界专家高度关注。
业界专家表示,未来肥料产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压力集中在资源、技术、资本、成本、效果、环保和服务之中,而肥料企业一定要把创新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基本战略点,在化肥减施增效中,建立从种到收的全程产业链,带领农民走科技兴农的致富之路。芭田股份创建以来,始终秉承“喂育植物最佳营养,守护人类健康源头”的企业使命,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品牌、营销与服务创新,为农民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利用多种手段把科学施肥知识传授给经销商和农民。
在快速发展的深圳,有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化肥行业创造了11个第一,发明专利居全国肥料行业第一,是《国家有机无机复混肥标准》、水肥一体化等标准的组织制定者。这就是国内首家纯化肥上市公司——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芭田股份是一家以生产复合肥、缓/控释肥、灌溉肥、绿色生态肥为主业,开发利用工农业废弃物变废为肥的环保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透过企业发展可以看到中国氮肥创新发展的缩影:建立了全国同行业第一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国家钙镁磷复肥研究中心,现已掌握复合肥绿色环保、高效低碳技术、灌溉肥技术、缓/控释技术、中微量元素有机螯合技术、快速腐熟发酵等多项领先技术,申请专利396项,授权专利123项。尤其是首次实现硝酸磷肥装置国产化,使冷冻法(硝钙结晶法)硝酸磷肥工艺技术实现创新飞跃,具有里程碑意义。
芭田股份的成功不是偶然,在创建之初就已融入创新基因,有力地保障了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和新兴技术储备,也支撑了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了行业发展。广告 □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