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资助6万贫困儿童免费学才艺

“广东福彩育苗计划”七年投入1500万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8年11月27日版次:15

  流动少年宫“福彩育苗号”下乡送教。

  南方农村报讯 从因家庭贫困没法上培训班到勇夺全国比赛金奖并在央视舞台展示风采;从不爱讲话、握不稳画笔变得开朗活泼还获得全国性大奖;从喜爱漫画但得不到专业指导到摘下全国漫画大赛桂冠……受惠于“广东福彩育苗计划”,这些热爱艺术却饱尝人间冷暖的孩子不再与艺术失之交臂。
  作为推动广东省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12年至今,广东省福彩系统筹集了超1500万元活动资金,联合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资助全省各地近6万人次的异地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生活困难少年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等免费参加“福彩育苗班”才艺培训,帮助孩子全面提升艺术、人文、科技才能,为他们实现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每年数千免费学位
  每年6月是最忙碌的报名阶段。小朋友在每年的暑期、秋季和春季有3次机会报读“福彩育苗班”。每个地市提供不少于200个公益学位,全年共提供数千个公益学位。
  为了方便大家及时查询各地育苗班的报名条件、开班时间、课程等信息,开通了网络报名等多种查询渠道。关注广东共青团官方微博和微信、省青少年宫协会官方网站、广东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各地市青少年宫信息公告,就可以查询各地最新开班计划和报名信息;另外,还通过学校、企业、社区等单位机构有针对性地发动报名。
  接受报名后,各地市团委联合青少年宫(活动中心)成立审核小组审核资料,确定受资助少年儿童名单。
精心挑选特色课程
  育苗培训班课程“能文能武”,都是老师们为少年儿童精心设计的。除了美术、音乐、舞蹈、动漫、书法等文化艺术课程;篮球、跆拳道、武术等体育类课程;有的地市还开办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培训课程,如梅州“客家山歌班”、“汉曲班”,汕头“小主持人班”,东莞“国学教育班”,潮州“潮剧表演班”;2018年,机器人编程、3D打印、无人机等“高大上”科技课程也走进育苗班。
  为了让有发展潜力的小学员享受到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辅导,育苗班从2013年起,特聘了万坚军、方土、李荣昌、陈秋明、林蓝等100名热心公益的艺术界“大咖”担任“育苗导师”;同时,在全省各地邀请1000名热心服务少年儿童成长并具有艺术特长的青联委员、青年教师、青年志愿者、大学生等担任“育苗辅导员”。
流动少年宫送教上门
  2012年,育苗秋季班在全省建立19个培训点;2013年就增加至59个,涵盖绝大部分市、县(区)青少年宫(活动中心),各地希望学校、异地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希望家园、社区少年宫、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小屋等都纷纷加入到培训阵营,让孩子们走出家门就能上课。
  2015年,国内首个运用VR技术实现远程教学的流动少年宫“福彩育苗号”启航。“福彩育苗号”每年到粤东西北地区开展不少于6场、每场约3天的公益巡回送教活动。
  2016年,育苗号大篷车驶入阳江、德庆、恩平、韶关、乐昌、中山、佛山、惠州地区,2017年,开往海丰、罗定、阳西等欠发达地区的少年宫、地区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特殊儿童学校。
  秉承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广东福彩始终高举公益旗帜,不断探索公益活动模式,安排专项福彩公益活动费用,积极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为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