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给实惠谋实效

5个农药瓶兑换一盒肥皂,20个农药袋兑换一包盐,60个包装换一袋洗衣粉……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1月17日版次:06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亚航

  一个农药瓶0.5元;种子袋、肥料袋、农药袋、饲料袋,凑足20个兑换1块肥皂或1袋洗衣粉;5个农药瓶兑换1块肥皂或1瓶洁厕灵;一个70岁老农靠捡农药包装废弃物日收入上百元……为落实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工作,2018年全国各省区纷纷设置试点,出台政策,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有偿回收。有些地区甚至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聘用贫困户开展工作,部分家庭因此增收上万元。
模式一:农药包装兑换日用品
  2018年5月,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在广东省内首推“以物换物”新举措,用农药瓶、饮料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兑换盐、洗洁精等日常生活用品。其中,20个农药袋可兑换一瓶洗洁精,推出后受到当地农户积极响应。
  同样,2018年5月重庆市忠县官坝镇在固国村也试点推出类似的办法,鼓励村民将农药包装袋、农药瓶、残损农膜等兑换日用品。种子袋、肥料袋、兽药袋、农药袋、饲料袋,只要凑足20个即可兑换1块肥皂或1袋洗衣粉;1公斤残损农膜可兑换两块肥皂;5个农药瓶可兑换1块肥皂或1瓶洁厕灵。据悉,回收工作由村委会专人负责,回收的农业废弃物,经过分拣、包装后,统一运至专门回收机构。
  ◎记者点评:
  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后,很多地方农业部门将工作重点转向农药行业规范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上,但其实农业生产中废弃物不只农药包材一种,对农膜、肥料袋的回收政府也早有规定,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后,明确了各方职责,除了农药包材外,农膜、肥料袋也属于上交范畴,如果不按规定上交要受相应处罚。
  针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而不是仅对农药包装进行回收,多项措施并举,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节约了人力物力,但以物易物并不一定能满足所有农户需求,难免有所局限。
模式二:包装废弃物换现金
  惠州市龙门县作为新《农药管理条例》出台后广东省首个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有偿回收的试点县,政府规定每个包装根据规格、材质以0.1-0.5元回收,回收奖励金采取直接抵扣的方式,即农药购买者携带农药包装废弃物前往定点农药门市,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给定点农药门市,定点农药门市按奖励标准计算奖励金额,在销售农药结算时预先垫支直接抵扣。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农资店选择直接发放现金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1月初一个柑橘基地的老板带了一批农药包装废弃物,价值130多元,按他的要求以现金方式进行结算。”惠州市龙门县农资店负责人郭老板介绍,由于政府是以现金的形式对农资店进行补助,所以农资店也会根据客户要求或进行产品折扣或选择现金结算。“一些龙门周边的客户也会拿农药包装废弃物到店里回收,由于是老客户,一般农资店也不会拒绝。”
  ◎记者点评:
  用农药包装兑换现金,虽然很有效,但目前政策吸引到的多是种植大户,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基地、农场主动上交农药包装废弃物的意识强,对于一些散户,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户来说,回收意识并不高,0.1-0.5元/个的回收价格对他们的吸引力也不大,特别是一些蔬菜种植户,很多人觉得就地焚烧和掩埋更方便。基层监管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中的短板。
模式三:聘用贫困户为回收员
  对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早在2018年初,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就已经开始探索。据了解,宝清县作为黑龙江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试点县,首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扶贫新模式,通过聘用贫困户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
  据悉,当地政府出资,以0.1元/个的价格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在全县233个村屯设置回收站,聘用233个贫困户或低保户为回收员,随收随运,压缩打包后运到贮存库,统一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哈尔滨国环医疗固体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中心封闭式运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这一政策,宝清县233个回收站的贫困户或低保户户均增收超3000元。农业场村精准扶贫户齐连升家的仓房就是村里的“回收站”,70多岁的他在政策刚实施时,早上3点多就出门捡农药包装废弃物,一上午捡上千个,村里被捡干净了,就去附近农场捡。据报道,截至去年11月初,他连捡带回收有5.5万个包装废弃物,回收站的房屋租金、政府补贴,加上捡农药瓶的钱,共收入4000多元。
  ◎记者点评: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难,一是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资金问题不足,通过聘用贫困户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将责任落实到人,方便监管。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与农药包装废弃物结合起来既符合国家发展的方向,又能整合各项资源,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资金不足的问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