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反向聚年成时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1月29日版次:13
|生活秀|
  如果说,眼下的春运以返乡流为主打的话,而身边的一些老人却主动把自己送给外地的子女看。今年,这种反向聚年已渐成时尚。
  眼瞅着春节一天天临近,部门的大郭却显得不疾不缓,甚至还主动提出代同事留守值班。
  问其故,大郭告诉我,今年春节他不打算回老家了。以前赶天赶地,在网上抢购车票,收拾行李和礼品,携妻带女,千里迢迢奔向小县城,无非主要是看望二老,走亲访友。假期短,还未过足年味呢!又得携带大量的家乡年货踏上回程,一半的时间在路上。
  今年刚进入腊月,他爸打电话说,两位老人叫人在网上查看了年三十的票源,将随身携带少量有代表性的特产。听人说,往内地的车票好买得很,随到随走。他父母身体尚好,没啥大病,旅途不必担心。到了后,只需接一下。
  老人一生没出过远门,这趟到儿子家探亲,只当是旅游。只要儿媳不感到烦,他们打算玩到正月十五。当然,他们还准备了给孙女的压岁钱和过节的伙食费。只要能与儿子一家相聚,在哪里过春节一样有意义。
  大郭觉得爸妈的观念很新潮,来回从容,当即拍着胸脯说,乐见此行,当好东道主,保证二老吃好玩好,尽兴而来,满意而归。大郭如此这般地讲完,我也感到如释重负,很是欣慰。
  还有财务部的罗姐,今年六月退休,对她来说是站好最后一班岗。这段时间,部门的领导管得松,平常她办些私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前过完节归来,罗姐午休时像开了小喇叭,大叹过年的甜酸苦辣。在深圳的当高管的儿子和在广州开厂的女儿分两拨回,忙前忙后,把人累得够呛。
  今年,罗姐调整了流向,准备携早已退休的老伴去深广两地过大节。这次她想开了,准备买飞机票去。退休金足足,在两地“撒钱”,只图小两家过得开心。其中,女儿告诉她,搞不好春节期间还要飞国外,谈一笔大单。所以,将他们的年饭提前。接着开车去深圳,让大哥安排年饭,这样一大家人就可以大团圆。过完年,女儿还可以陪二老玩,想住多久住多久。两家达成了共识,出面发声的也是说话一言九鼎的人,绝对不会给老人造成任何的不适和怨言。我当时找罗姐报销完节前最后一笔出差的单据,她说已跟单位请好假,次日就登上南飞的航班。他们两口子对这次反向探亲充满期待,还时不时地冒出小激动。
  诚然,这种春节投奔子女成了一种新动态,一定程度上对春运乘客流向形成了对冲。反向的票源松动,走得从容,利国利家利己,皆大欢喜,但前提是,出行老人的身体必须杠杠的,荷包暖和,子女方应该是当得了家的人,接待方要有孝心和包容度。探亲加旅游,团聚兼散心。事先应该双方达成默契,细节处要考虑周全。否则,老人所想象的快乐之旅可能演变成节日里的小烦心。
□刘兵

上一篇:表弟积跬步

下一篇:爆米花过大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