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打造“小而美”果园,22亩沃柑年收入百万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3月05日版次:09

  80后小伙黄耀生(左一)的果园吸引周边果农前来参观。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徐岩

  2012年广西引种沃柑,因其外观靓、糖度高、口感好、卖价高,果农争相种植,黄耀生是当地首批“吃螃蟹”的果农。赚得高效益后他不急于扩种,更注重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别人卖4元/斤,他的果卖6.4元/斤,2018年22亩果园收入百万,成为沃柑种植“小而美”的典范。
引种新品种沃柑
  1985年生的黄耀生算“新农人”,2010年,黄耀生和朋友合伙做室内装修,由于经营不善,亏损几十万元。生意失败,又逢父亲逝世,黄耀生决定返乡创业。
  “年轻人很少种橘,经过市场考察,我发现一些柑橘新品种很有市场前景。”黄耀生表示,皇帝柑味道好,但易出现大小年;沃柑是新兴品种,产量高、糖度高、风味足。“当时农业局水果办正好引进一批沃柑苗,价格7元/株。”黄耀生表示,由于资金有限,首批种植了22亩。
  为了给沃柑起个响亮的名字,黄耀生可谓绞尽脑汁,“沃柑公主”“水果奶奶”“沃柑小王子”等,最终他选择了“沃柑小王子”,并注册商标。
  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门外汉”的他四处请教学习,经常到别的果园参观。和老一辈种橘人不同,他这个80后思想新潮。他认为要摒弃小农意识,发散思维,不仅掌握核心种植技术种出好果,还要总结市场规律、控制成本、注重营销。
电商销售9.5元/斤
  黄耀生精心管理的柑橘园在2014年初挂果,产量2万斤,品质上乘。在销售上他不走寻常路,2014年电商开始流行,但农产品生鲜电商还是空白市场,他试图饮“头啖汤”。“做电商要多宣传,慢慢积累客户。”他介绍,自己在朋友圈、淘宝、QQ上发了很多广告,并拿出上万斤鲜果送给朋友同学品尝,号召大家一起宣传。品质过硬,知名度越来越高,22亩沃柑以9.5元/斤的价格销售一空。
  2015年初,尝到甜头的黄耀生决定扩种,但他考察市场后发现,越来越多种植户盯上经济效益可观的沃柑,近两年扩种迅猛,他担心果多滥市,新种了100亩皇帝柑和大雅柑。“皇帝柑味道清甜,保鲜期长;大雅柑属早熟品种,能与沙糖橘错峰上市。”黄耀生说。但他很快发现,皇帝柑和大雅柑的种植面积也不少,且经济效益没有沃柑高,综合考量后,2016年他将果园全部嫁接换种沃柑。如今,他有122亩沃柑,22亩7年树;100亩4年树,2019年初挂果,目前还未开园卖果。
  随着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沃柑从小众尝鲜向大众消费转型,黄耀生跟随形势,放弃电商销售,转做沃柑供货商、代理商。“我不能自己做电商,又给电商供货。”他表示。2018年,由于他的果品质好,在别人地头价4元/斤时,他的高达6.4元/斤,最低也卖5元/斤,26万斤全部售罄,年产值高达百万元。
讲究合理疏果和科学施肥
  如今122亩果园被黄耀生管理的井井有条,周围很多果农来向他请教,问的最多是如何高产稳产,避免柑橘大小年出现。他认为,要疏果和施肥双管齐下,才可有效避免。
  “我一年疏三次果:7月初疏畸形果、小果,保留果径30-35毫米以上的果;8月中旬疏掉果径在40毫米以下的果;国庆节前后,也就是9月20日到10月之间,疏掉太阳果、粗皮果,保留果径在50毫米以上的果。”黄耀生表示,疏掉病果、畸形果、小果,留下高品质果,保证果树的好果率在80%以上。
  “初挂果的树产量控制在110斤左右,每株挂果400-500个;挂果3年的树,产量控制在150-180斤,挂果数量450-600个。”黄耀生表示,适当控制产量不仅可以提升果品品质,还能保证稳产和高收益。
  黄耀生认为,巧施肥也能有效解决大小年问题。“底肥一定要施足,一般用2斤复合肥+1斤高钾低氮肥+1.2斤硝酸钾(颗粒状)+15斤有机肥+2斤调土肥。”他表示。施足底肥后,生长期施肥也很关键,建议每年施肥4-5次,多施有机肥。“许多人不懂施肥,其实施肥和医生看病一样,想对症下药先得‘望闻问切’,根据树势、树叶肥瘦,决定施肥量和施肥种类。”他笑称,此外要多关注天气,遇到阴雨天,可提前2-3天施速溶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