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11版: 养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珠海智能渔场可抗17级台风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04月06日
版次:
11
笔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我国第一个万吨级半潜桁架“德海智能化养殖渔场”在珠海万山海域投放半年多来,开展渔业养殖实验取得良好成效,15万斤鱼养殖成功。
据悉,该智能化渔场相比深海大网箱养殖,结构更加稳定、管理成本更低、抗风险性更强。完全按照台风17级、浪高9米的生存海况设计制造的,使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
去年9月,由珠海市新平茂渔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天津德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级半潜桁架浮体混合结构“德海智能化养殖渔场”德海1号,顺利投放至珠海万山枕箱岛外海域,由新平茂公司在此开展渔业养殖试验。
据了解,“德海1号”是“德海智能化养殖渔场”系列技术产品之一,这个如一艘船型的智能化渔场长91.3m、宽27.6m,养殖水体可达3万立方米,共设置有养殖区、生活区、储藏区、控制区等多个功能区,可在20-100米水深海域区间进行养殖。
该智能化渔场配备有智能化投喂养殖专家系统、自动投饵机、监控监测系统、风光互补能源系统、海水制淡系统、起网机、水下洗网机和高弹性锚泊系统等,可实现一体化管理及无人驻守养殖。
“去年10月开始,我们陆续投放了6万斤的半成品石斑鱼和9万斤的大黄鱼,经过不到半年的养殖,成活率在九成左右,目前已经全部售罄。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后台监控系统可以全面了解到渔场的水温、咸度、风向等数据,对于掌握鱼类的生长情况更加科学准确。”珠海市新平茂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新四告诉笔者。
同时,笔者了解到这个智能渔场可以养殖5、60万斤的鱼,相当于12个周长60米的深水大网箱,而现场却不需要工人,全部是智能化操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目前该渔场在前一阶段养殖成功的基础上,根据季节和海水情况研究确定今后投放鱼类的种类,预计在4月进行大规模投放养殖。”
与目前国外同类智能化养殖“渔场”相比,“德海1号”渔场的性价比优势明显,具有经济性、实用性、耐用性、易维护等特点,每立方米养殖水体造价在500-700元之间,渔场年产量预计可达480吨优质鱼品,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近海养殖对海水污染较大,德海智能化渔场的投入使用对转变渔业生产结构、发展深远海养殖产业、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万山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宋爱华
上一篇:
都知道老鼠偷吃饲料,最怕传播非瘟
下一篇:
8天放流近16亿尾大黄鱼苗
上一篇:
都知道老鼠偷吃饲料,最怕传播非瘟
下一篇:
8天放流近16亿尾大黄鱼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