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扶贫对象为何“有获得却无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4月13日版次:02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某些地方的扶贫工作陷入“效果悖论”:扶贫工作没少花力气做,群众也有获得,可就是没感觉,更不会感恩。扶贫干部说,“效果悖论”易挫伤扶贫积极性。(《半月谈》4月10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就意味着2018年至2020年要实现近4000万贫困人口脱贫。事实上,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的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少基层群众尤其是贫困户有了明显的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显示:我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开局良好,2018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然而,一些扶贫干部却很困惑,群众获得感不强。
  扶贫干部们的困惑应该不是无病呻吟,因为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扶贫成效一望即知;被扶贫的群众获得感不强应该也是实情,因为根据媒体报道,扶贫工作的确还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某些地方的确出现基层公共服务缺失。尽管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如修路、架电、改善环境等,但乡村产业跟不上,再加上公共服务的缺失,这些都稀释了群众应有的获得感。
  尤其是在我国城市建设一日千里的反衬下,农村的医疗、教育条件被甩在后面,农民对乡村发展难免有一种失衡感。目前,基层被帮扶群众“有获得却无感”,正是对长期以来城乡发展过程中农村发展欠账较多的一种自然反应。基于此,不管是基层领导还是扶贫干部,都应该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借助乡村振兴的契机,更积极有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平衡发展。
  “获得感”一词本来是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该词的流行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一些贫困地区的群众,本身就是改革中的受益者,但他们却没能感受到幸福,那是为何?除了经济条件造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外,还有基层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透明形成的不信任感。
  具体体现在,被帮扶的群众看不到扶贫干部完整的工作流程,对政策也不了解,所以就会认为优惠政策在落实中有“猫腻”,总认为别人得到的更多。这种不平衡的心态,很可能稀释了群众的感恩之心。当然,也有个别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成天幻想天上掉馅饼,因而会对扶贫效果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
  尽管如此,扶贫干部也没有必要抱怨群众不懂感恩,更没有必要过于困惑、气馁。扶贫攻坚是一项伟大而艰辛的任务,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应反思工作中的缺失之处。贫困地区的群众受经济条件和教育程度限制,难免会存在眼界不够宽等问题。然而,这正是扶贫工作需要重点加强的领域。在扶贫攻坚战中,干部既然与群众是并肩作战,那就要放下架子,充分跟人民沟通。而只有把相关政策宣传到位,将决策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化,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赵家明,公务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