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烟草广告”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4月23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尽管国家明令禁止,但互联网烟草广告仍大量存在且更加隐蔽。近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影响数据监测结果,青少年用户众多、监管相对缺位的互联网平台,成为烟草营销的重灾区。此外,在一些有“种草”性质的生活方式分享APP中,也出现了大量针对女性的烟草营销信息。(《北京青年报》4月16日)
  @明辉:网络不是违法烟草广告法外之地。网络平台违法发布烟草广告,监管不能荒芜,而要正中靶心和抓住重点。包括相关烟草软文撰写者、相关烟草产品经营者,用违法烟草“种草笔记”忽悠消费者,都应该接受法律及时而又严肃的制裁。
  @齐超:即便是软文,明眼人也能看出发布者的弦外之音。APP管理平台需要的是流量,而不在乎读者受到的烟草诱惑,所以才任凭烟草企业发布软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烟草广告的禁令媒介中包含了网络。现在,初显成效的烟草广告宣传禁令,在一些网络平台出现漏洞,监管部门不能放任不管。
  烟草企业“种草”,监管部门应拔根。其实,监管部门想拔掉烟草宣传的“根”也不难,只要他们依法严惩放松审核、管理的网络平台,就能督促他们重拾禁烟的社会责任。每一个网络平台都有责任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职能部门应当迫使网络平台严格审查每一篇贴文,并警示、惩戒不怀好意的“种草”者。
  @沈慎:近年来,持续开展净网行动、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各级下了不少力气,一个天朗气清的互联网带给人们更多获得感。也要看到,层出不穷的网络产品极大丰富了用户的选择,但一些新平台往往也因规则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加大惩处力度,让违法违规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形成有力震慑。
  与此同时,斩断烟草营销软文背后的利益链条,才能确保类似现象不再发生。互联网企业知敬畏、守底线、明法度,才能行稳致远,否则企业发展再大也将付出沉重代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