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湖南省邵阳市共有农村劳动力388万人,其中40多万为贫困劳动力。为将这些劳动力输出,邵阳以每个村原有的信息员为主体,建立了一支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目前,这支队伍已发展到3000多人,累计帮助2.5万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50%以上来自贫困户。(5月8日新华网)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的农民都选择到繁华的沿海地区或内地大城市就业。不过,随着农村消费市场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往中西部地区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用工需求迅速增长,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尤其是缺普工。而另外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导致外出务工难,就业增收无门路,于是一种新的职业——劳务经纪人——在邵阳各地应运而生。
这些劳务经纪人,被乡亲们称为“就业媒人”或“乡村小猎头”。的确,劳务经纪人的作用主要是对接劳务信息,帮助一些用工单位找到合适人手,帮助农民找到合适工作。然而,在当地政府的介入下,这一角色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义:协助当地人社部门收集和发布农村劳动力和贫困劳动力个人培训意愿、求职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扶贫政策,协助开展劳动权益维护。
要想做好乡村产业大文章,在产业选择、农民素质教育、农业制度和农民组织等方面不断创新。放在乡村振兴的语境下,邵阳的这一做法,无疑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量劳动力受各种条件制约,无法出门打工,收入一直提不上来。这些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家里都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单一的收入来源给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由于求职渠道有限,能在家乡附近找到一份合适工作,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奢望。而劳务经纪人正好扮演了“雪中送炭”的角色。
劳务经纪人的出现,首先解决了信息渠道问题。他们搬走了堵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障碍,让原来的信息孤岛得以打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农民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然而,除了显而易见的招工信息互通问题,劳务供求双方的匹配度(既包括能力匹配度,又包括需求匹配度)也同样重要。邵阳的劳务经纪人以各村原有的信息员为主体,他们自然对各家各户的情况非常熟悉。由他们出面,可以解决一般劳务市场上较难处理的信任问题,再加上有政府部门协调,村民信得过,企业也放心。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要想让农村的劳务经纪人更好地服务农民,相关部门应对这支队伍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努力创造其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培训,引导他们规范化管理,让他们能自觉帮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考核体系,避免劳务经纪人为了追逐利益而产生坑农害农的行为。 (杨潇,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