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骗低保”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5月23日版次:02
|网议|
  新闻背景:河北尚义县中医院下乡专拉五保户、低保户刷医保卡住院,在尚义县并不是什么秘密。记者经过多日跟踪调查发现,这家具有医保报销资质的医院,以免费接送、免费检查、免费治疗为由,诱导五保户、低保户住院治疗,诊疗过程中存在疑似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等行为,涉嫌套取国家医保资金。(5月21日《新京报》)
  @张淳艺:从以往来看,几乎每一起骗保案件都暴露出医保基金监管漏洞,更不乏工作人员里应外合,监守自盗。去年11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沈阳两家医院骗取医保费用问题后,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将建立“该发现的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不处理是渎职”的问责机制,迫使各级医保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发现问题,严肃查处问题。只有完善制度、压实责任,倒逼有关部门尽职履责,扮演好“守门人”角色,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骗保行为,守护好公众的“救命钱”。
  @刘俐琨:医疗保障等部门必须瞄准问题,对症下药,健全医保审核机制,严格审核流程,从根源扎紧篱笆、堵住漏洞,让骗保者无缝可钻。另外,相关部门还需加大对医疗报销行为的检查力度,增强识别骗保行为的敏感性和能力,让骗保者伸手必被捉,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让骗保成为高风险行为。如此,才能全面抑制、清除骗保的“病灶”,才能增强医保机制的全身免疫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医保基金的安全,维护民众的正当医保权益。
  @郑山海:医保资金作为保障居民医疗花费的重要经费来源,必须做到物尽其用,不能成为某些人或机构的牟利工具,所以对于骗保必须零容忍。虽然说,有些基层医疗机构骗保背后,是资金匮乏、业务量不足,生存环境确实较差,其处境需要被正视,但这不是堂而皇之骗保的理由。毫无疑问,医疗机构的参与,会增加治理骗保行为的执法取证成本。而如何在可控的成本内最大化地减少骗保,是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这些年媒体曝出的影响较大的骗保案件,大多是由医疗机构牵头、医生深度参与完成。这带来的结果就是,骗保往往是集体行为,深陷其中的医生也可能产生法不责众的侥幸,对违规的负罪感也降低了。在此次事件中,那些医生跟医院方面就是“共犯”结构,一方到处拉五保户来住院,一方“错误”诊疗予以配合。所以,要想减少骗保性行为,特别是集体骗保行为,更有效的手段是降低医生和医疗机构之间高度统一的利益联系,让医生不敢、不愿配合医院去骗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