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我患有高血压,医生给我开了些中药辅助调理。但有微信说中药副作用很大,尤其对肝肾损害很厉害,我长期吃中药会不会出现副作用?
李先生
李先生:
如果辨证准确,用量合适,中药还是比较安全的,不必担心。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说中药没有毒性是不准确的。中医古籍曾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说法。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家本草经》中记载了365种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上品120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亦有120种,“主养性以就人,无毒有毒,斟酌其益,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品125种,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这些典籍说明,用来养生保健的中药是安全的,相当于国家卫生部规定的101种药食两用药材。而其它用来治病的中药,多少都有一定的毒性,关键是使用是否恰当,恰当就没有问题,用的不恰当,就会体现其毒性。
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明白,一是中药普遍来源于天然的动植物或者矿物,不是化学药物,也不是提纯物,相对毒性较小;二是中药应用了几千年,而且都是在人身上反复试验后,明确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有选择地保留下来的,是人的试验结果,而不是小白鼠试验的结果;三是中药治病的理论是“以药性的一气之偏,纠正体内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
也就是说,药是治病的,不是随便可以吃的。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有是证则用是药”,针对性比较强。例如上火了,口渴、口干、大便干,你吃点板蓝根、金银花,或者蒲公英,热气就下去了,不会有任何副作用。如果你是脾胃虚寒,经常拉肚子、肚子痛,没有上火,你再吃板蓝根等,就会加重拉肚子和肚子痛,这就是副作用了。所以说,药用对了,一般是没有毒副作用的。另外一种情况,例如吃附子干姜,吃了后会有点口干,这不是副作用;如果超大剂量使用,出现了心慌心跳、心律失常,就是毒副作用了。
还有一种是长期服用药物引起肝肾损害,是由于大多数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都是通过肝脏解毒,肾脏排泄的。由于长期大量服用含有毒性的药物,药物的毒性蓄积,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这就是严重的毒副作用了。
根据我们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看,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严格按照辨证论治的方法用药,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引起肝肾损害的情况发生。
□王清海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