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友(左)向同乡学习搭建框架支撑枝条。 卓倩 摄
■达人档案
达人档案:胡善友
果园地址:广东省清远连州市东陂镇
种植作物:沙糖橘
种植面积:100亩
关键技术:短枝挂果重修剪,长枝挂果搭框架撑果,富硒沙糖橘区域进行绿色管理,重点防控黄龙病,将市场与种植有效结合。
南方农村报记者 徐岩
走入胡善友在清远连州市东陂镇的果园,只见宽敞的道路两旁,一棵棵沙糖橘树长势旺盛,枝繁叶茂,几个工人在细致地喷施农药。胡善友笑道:“这些树是2016年栽种的,去年少量挂果,卖价大部分在3元/斤左右。”去年柑橘行情普遍低迷,他还能有如此卖价,与其较高的种植管理水平密不可分。
结合市场需求,分区域种植
胡善友是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人,早在2003年就开始在家乡种植柑橘,种过不少品种,最钟爱沙糖橘。他认为,沙糖橘产业潜力大,是果农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由于他在丰阳镇的租地即将到期,于是他来到东陂镇开荒种果,建起100亩的沙糖橘园。
走进果园深处,记者发现果园被明显的分割成3部分。胡善友解释道,“这是我做的一个试验,将果园平均分割,一部分采用传统的短枝挂果的种植方式;一部分向广西学习,采用长枝挂果的种植方式;剩下的部分也是采用长枝挂果,但是种植富硒沙糖橘。”
胡善友表示,分区域种植主要是为了迎合南北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十几年的卖果经验,他发现北方的消费者喜欢购买一个个分开的果子,而广东人尤其是东莞人恰巧与之相反,喜欢购买成串的果。据了解,前者一般采用短枝挂果的种植方式,后者则采用长枝挂果。
胡善友种植富硒沙糖橘的想法源自当地富硒鹰嘴桃,“当地土壤富含硒元素,食用富硒食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利于健康。且种出的富硒鹰嘴桃卖价达30元/斤,所以我想试试种植富硒沙糖橘。”他表示,该区域的果实计划走品质、健康路线,供应高端市场。
种植方式不同,差异化管理
用心管理,才能保证品质。胡善友提到,对于短枝挂果,修剪是很重要的一环。他表示,“修剪时,要保证沙糖橘树通风透光,以此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沙糖橘品质。”
在长枝挂果种植区,树体偏高,枝条较长,挂果枝条向四面垂下。为防止果子成熟时接触地面,胡善友同老乡学习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以沙糖橘树为中心,搭起一个近似于正方体的框架,将枝条搭在框架上。胡善友表示,此撑果方法在前期搭建时会比短枝挂果多出20%的人工成本。
但是,采用长枝挂果种植方式不需要放梢;修剪也较为简单;采果较为方便,可整枝采摘。“综合计算,最后反而比短枝挂果节省了10%的人工成本。”胡善友继续道,长枝挂果的内膛果大小更加均匀,基本无太阳果,果品更佳,产量也比短枝挂果种植方式高10%-30%。
胡善友称,富硒沙糖橘种植区域很少喷施农药,可以保证农残达标;施肥时,除了施用有机肥,还施用富硒肥料;采用生草栽培方式,全园不使用除草剂,保障沙糖橘安全,提高品质。
统防统治,防控黄龙病
自2014年起,柑橘黄龙病在清远蔓延,不少老果园都受到影响,因此许多果农“转战”无病源的连州新区。胡善友表示,当地有许多外地人在此新种,他们深知黄龙病的危害,对其非常重视,一般从广东省农科院佛冈脱毒苗基地购买柑橘苗木,控制病源。“我们对黄化树绝不留情,见一棵砍一棵,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棵。”他说。
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黄龙病的防控工作。胡善友表示,目前政府对防控黄龙病有部分补贴政策,给果农发放农药产品,通知果农防控时间和措施,进行统防统治。
“虽然柑橘黄龙病无药可治,但可以预防,只要预防得当,清远沙糖橘产业前景广阔。”胡善友继续道,目前政府也大力支持果农种植沙糖橘,经常带种植户到他的果园参观学习。防控黄龙病,提升品质,沙糖橘产业未来可期。
多方式促进沙糖橘销售
胡善友不仅在种植管理上有一套,销售方面也极具心得。他回忆,早年种果销售是个难题。“2006年,老家不少果农种果,但苦于没有销路,一度贱卖甚至滞销。”2007年,他加入了连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农村创业青年协会,在协会中结识了许多果商,品质上乘的沙糖橘也借此渠道顺利打开外地市场。
“现在,每到采果时节,道路两旁到处可见果商和运输车队。”胡善友补充道。他对东莞销售市场较为熟悉,首年挂果的沙糖橘大部分被运到东莞市场销售。因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成熟的沙糖橘果皮较厚,耐储藏,即使长途运输到北方销售也不会出现烂果的情况。“去年有个果商把果拉到内蒙古销售,我们生产的沙糖橘放置半个月都没有出现烂果。”他说。
除了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外,促进沙糖橘早熟,提早上市也不失为一个销售手段。胡善友表示,这是他目前正在做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