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乡村振兴地方债不妨一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7月11日版次:02
  7月4日,全国首只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2019年江西省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7月9日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本轮机构改革之后,高标准农田建设职责由原国土资源部门调整到农业农村部门。如此“换肩挑担”,有利于农业农村部门更好发挥统筹作用、真正担负起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部署的重大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实现产业振兴提供基础性有力支撑。高标准农田建设固然需要合理规划和科学方法,但充足资金同样必不可少。从土地平整到道路建设,从水利设施的完善到信息网络的搭建,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根据安排,2019年全国新增高标准农田任务为8000万亩以上,按照亩均1500元的补贴标准计算,资金需求至少为1200亿元。可以说,作为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考验着不少地方政府的钱袋子。
  事实上,作为市场化资金传统洼地的“三农”领域,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外,还有很多建设发展项目在钱的问题上捉襟见肘。近两年,通过发行地方债券的方式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筹集更多“粮草”,既是政策引导和鼓励的方向,也成为一些地方的积极探索。2018年3月,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合理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鼓励地方创新和丰富债券品种,优先在乡村振兴、水利等领域选择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探索试点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当年8月,四川省财政厅发行2018年四川省泸县乡村振兴专项债(一期),成为全国首只乡村振兴专项债。同月,广东省成功发行全国首只水资源专项债。2019年,山东省政府发行乡村振兴债券,专项用于泗水等3个县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同时,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在地方债产品处于牛市行情的情况下,乡村振兴专项债选择目前节点入场发行也恰逢其时,不少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个中原因,除了认购地方债可享受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优惠,从而大大提升还原收益率之外,地方债较强的质押融资功能,也受到不少中小投资机构的青睐。多重利好作用下,2018年一季度以来,地方债的平均认购倍数从1.27猛增到50多。
  江西发行的这只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是“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碰撞出的最新一束火花,对于缓解部分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压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一是可以弥补一些地方政府财力缺口,让高标准农田建设这种短期内难以见效但又利在千秋的项目有足够资金支持;其二是能够将更多市场基因植入到政府投资项目中去,创新使用方式、提升资金绩效,毕竟,即便是政府债券,也要有借有还、还本付息、不能拖欠;其三是为乡村振兴其他领域的筹资方式创新提供启发,乡村振兴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单单依靠财政投入难以完成,必须引入市场活水,这其中既包括市场主体带着资金进来亲自参与、深度合作的直接方式,也包括通过地方债等杠杆力量将市场资金导入,进而转化为公共财政的供给增量。
  当然,从防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看,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的发行,也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背后要有足够的政府信用和一定的财政实力作为支撑,特别是充分预估房地产市场波动对于地方政府还债能力的影响,适度控制发行规模、期限和利率,确保不逾期、不违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