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已实现异地就医县级行政区全覆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7月11日版次:05
  南方农村报讯 9日,记者从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获悉,目前,广东已实现异地就医县级行政区全覆盖。
  第一重保障是确保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全面落实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财政补贴政策,贫困人员个人应缴纳的城乡居民医保费用政府给予全额补贴。资助标准从2013年的50元/人年,逐年提高到2018年的220元/人年;资助参保对象从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扩大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和低收入救助对象。2018年,全省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8亿元用于资助困难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人数293万人;针对贫困人员的实际困难,开设参保“绿色通道”,允许贫困人员中途参保,确保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
  第二重保障是建立大病精准扶贫体系。全面建立完善分段支付机制,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设置支付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倾斜大病、重病患者;实行大病保险倾斜性精准支付政策。其中,特困供养人员起付标准下调不低于80%,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起付标准下调不低于70%,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
  第三重保障是充分发挥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2018年将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范围内住院基本医疗救助比例提高10%,达到80%以上;降低取消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救助起付线,免收住院押金;对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救助对象开展门诊救助,救助比例参照住院救助标准;开展重点医疗救助对象“二次救助”,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报销后,贫困人口个人负担的总医疗费用仍然过重影响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给予“二次救助”;将因重特大疾病造成灾难性支出的家庭纳入支出型医疗救助对象范围,提高救助水平。
  第四重保障是提升贫困人员医保服务水平。目前,广东已实现异地就医县级行政区全覆盖,每个县(区)至少有1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汕头、韶关、惠州、珠海4个地市全面实现异地住院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其他地市基本实现市域内异地住院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  (金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