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贺州推广“稻耳轮作”,实现农户企业双赢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7月23日版次:07
  近年来,贺州市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2018年黑木耳产业收入达到3亿元,成为广西最大的黑木耳种植基地。贺州市黑木耳种植采用“稻耳轮作”模式,每年10月收完稻谷后,在田里布下菌棒,成熟的黑木耳可以采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占地少、见效快,有力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成立于2016年的贺州市天德星农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德星”)是贺州市黑木耳产业的龙头企业,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公司已投建工厂化食用菌菌棒加工厂8个,智能化菌棒生产流水线12套,标准钢结构养菌大棚超过15万平方米,单季可生产黑木耳菌棒超过1500万棒,年产量100万公斤。公司生产的“菌满人间”牌新鲜黑皮鸡枞菌目前已实现周年化生产,产量20万斤,2016年获得广西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称号,成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示范种植场。
  日前,蕉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汤超宏、蕉岭县广福镇党委书记陈国政、广州农财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志勇等一行到贺州市调研黑木耳产业。天德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稻耳轮作”的特色生产模式下,贺州市的黑木耳产业在生产时间上把控很严,因为一旦过了农历二月二,黑木耳的质量就会大幅降低,只有严格把握种植和采摘的时间点,才能保质保量实现黑木耳产业的效益。
  天德星与当地政府合作,采用让贫困户交付一定的定金、公司提供菌棒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在政府支持和市场的鼓励下,贫困户种植黑木耳的积极性很高。天德星对于木耳的收购进行分级筛选,向贫困户收购的均价在25元每斤上下。在天德星相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贫困户种植的黑木耳质量较高,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企业与贫困户在黑木耳产业中实现了双赢。
  随后,一行人前往黑木耳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近距离观察基地工人生产及加工现场,对黑木耳的生产及加工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谭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