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讯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农业农村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9年度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从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作机制等11个方面着手,为广东省2019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和阶段谋划。
《通知》提出,广东将在9月底前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家指导组,建立咨询专家库;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完成环境基础整治任务;年内完成划定13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6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一、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指导市县科学编制乡村振兴县域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或方案,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2019年8月底前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县,制定试点方案;12月底前完成试点县规划初稿。
二、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粤东西北地区5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额向广东倾斜,指导现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认定工作,共建茂名国家优质荔枝产业园、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库(圃)。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省财政重点扶持1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加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支持力度,推进以产兴村、产镇融合。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重点支持韶关环丹霞山贡柑、沙田柚、翁源兰花等产业。完成划定135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6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三、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重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严格用水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与当地水资源相匹配的种养结构和种养制度;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建立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机制;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升级改造,2019年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四、创建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完善“一核两带四区N园”的科创中心总体布局,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和有关扶持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供需大数据服务数字港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推动建立覆盖全省64个联盟(协会)的科技创新联盟和企业主体联盟,构建“8+N”协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统筹省市涉农资金和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以市场化机制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建设。指导广州市建设标准化、现代化、便利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及流通服务体系,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韶关、惠州的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提升大湾区“菜篮子”质量安全水平。加强从化
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管理,建立香港马会马匹快速往返从化的检疫监督监管机制,2019年重点做好动物隔离场、信息化系统建设。
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重点部署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专项行动,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政村完成环境基础整治任务。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制定农村公厕建设指引,加快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开展以清污、清漂、清淤、清障、清违为重点的“五清”专项行动,2019年底前基本实现江河湖库无非法入河排污口、无成片垃圾漂浮物、无明显黑臭水体、无人为行洪障碍物、无违法违建物。实施“千村示范”工程,2019年全面启动1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120个示范镇、1260个示范村的示范创建。
七、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支持建设120万亩高标准农田。在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饮用水入户率和水质达标率。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完成通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路段整治和连接农场、林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的农村公路改造。实施数字乡村战略,落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4G网络深度覆盖。完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统筹规划构建县级农村物流服务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八、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梅州、惠州、江门、清远、韶关和佛山市三水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力争2019年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进展。指导广东深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2019年制定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实施方案,制定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政策文件,推动解决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九、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瞄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精准施策,压实责任,年底前实现95%以上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90%以上相对贫困村达到出列标准,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健全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力争2019年实现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参与意愿的相对贫困户都有扶贫产业带动。推进2277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实现特派员对贫困村的基本覆盖。
十、加强乡村治理。总结宣传广东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和南粤党员先锋工程等经验。支持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指导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将乡村振兴要求、移风易俗、村庄规划管理纳入村规民约。支持平安乡村建设,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仗,将农村安全“雪亮工程”纳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实现乡村主要道路卡口、学校、幼儿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视频监控。
十一、探索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作机制。选定韶关作为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联系市,加强人才、信息、产业和市场的对接联系,指导韶关走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成立部省共同推进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协调小组,2019年8月底前再确定一批市县村作为乡村振兴联系点,12月总结形成广东乡村振兴发展报告。建立专家支持机制,9月底前成立乡村振兴工作专家指导组,建立咨询专家库,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理论、“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模式、“三农”经济科学论证及现代农业统计研究。建立人才支撑机制,实施乡村技能人才培育工程、乡村紧缺专业人才招募计划,加大县乡管理人员和村“两委”成员培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