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五招有效防柑橘裂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8月29日版次:07
  每年的7—9月份是柑橘果实的快速膨大期,也是裂果的高发期。据了解,自然情况下,裂果的发生几率为10%左右,严重时可超过50%。但今年的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近期又遇干旱,柑橘长时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裂果情况可能偏多。
  柑橘为什么会裂果?
  柑橘裂果的发生主要与果皮所受膨压过大、果皮强韧性差及果皮延伸性低这三个因素有关,可能由单一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
  果皮所受膨压过大
  ①果实迅速膨大期,久旱后突然降大雨、暴雨,过多水分进入果肉细胞导致细胞膨胀,果皮受到果肉的膨压增大,并超过了果皮的耐受而引发裂果。
  ②果肉和果皮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导致果肉和果皮生长速度不协调,果肉对果皮产生的膨压增加,从而导致裂果。所以喷施赤霉素可以减少裂果,但过多时果皮会太厚。
  果皮强韧性差
  ①不同柑橘种类、品种果皮包裹的松紧程度、果皮的厚度、果形均存在差异,因此裂果程度差异也大。一般果皮薄、质地柔软,果皮可塑性小的容易发生裂果。
  ②果实缺钙、硼、钾等养分,果皮韧性会降低,而引发裂果。
  ③遭病虫侵害,果面常形成硬皮、凹陷或造成创伤,降低了果皮韧性而加重裂果。
  果皮延伸性低
  ①果实前期发育不良,所需的养分不足,果皮细胞分裂数目少,造成果皮在果实膨大期果肉不断扩张时变得更薄而易裂果。
  ②高温干燥天气,果皮的组织和细胞生长停止或受到抑制,遇大雨或灌水时,果皮生长速度跟不上果肉生长速度而引发裂果。
  柑橘如何防裂果?
  保持土壤水分稳定。保持土壤中较高而适中的含水量,不使柑橘的水分供应发生剧烈变化。平时要多施、深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改土,配合施用生物刺激剂,加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干旱时淋小水,保持水分足够,涝时及时开沟排水,通过果园生草栽培或覆膜覆草,来减少水分流失,阻止地面蒸发,从而保持土壤水分。
  提升树体营养。追肥时注意营养元素的平衡,勿偏施氮肥,注意磷、钾肥与有机肥的施用。在柑橘膨果期,适时补充钙元素,以提升树势与果皮强韧性。
  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在久旱不雨或久旱遇雨后,及时喷施赤霉素保持果皮细胞活跃状态,使果皮与果肉生长保持协调,减少裂果。
  加强栽培管理。将密度过大、长势弱小、品质不佳、畸形的果实及时疏除,以免过多消耗树体的养分,保证果实发育的营养充足,可使裂果的概率明显降低。注意果实上保持3—4片叶,避免强光直射引起日灼而裂果。
  对于已开裂的果实可保留在树上,通过裂口水分蒸发,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树体水分的相对平衡,避免产生新的裂果。
  在大雨或灌大水之前还可对树体进行断根处理,可使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使树体内的水分维持在适宜的范围,不会发生水分含量剧增现象,可降低裂果的发生概率。但要注意适度,避免影响树势,以免对果实正常发育和采后迅速恢复树势不利。
  其他措施
  ①石灰水喷果或涂果,防裂防灼。
  ②久旱暴雨后环割,减少水分向上供给量,防裂果。
  ③裂果发生后及时摘除。
□农财网柑桔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