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活动走进广东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9月26日版次:07

  ↑转基因科普现场讲座

  ←学生在观看转基因科普展板

  南方农村报讯 转基因技术为什么广受争议?“一项关乎民生、公众高度关注的技术,假如真的发现安全问题,那么很快就不会再有‘争议’。”科普作家方玄昌在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广东站)活动中表示。
  9月23日,由中国农学会主办,广东省农学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协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清远市农学会、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药品学院承办的全国转基因科普巡讲(广东站)活动分别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综合楼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术报告厅举办。
  中国农学会科普处副处长廖丹凤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想带给大家。“希望大家不要盲目听信、传播谣言,更不要将转基因妖魔化。”
  “转基因技术其实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婴儿出生后打的第一针疫苗、我们身上穿的棉质衣服、日常使用的洗衣粉洗衣液等,处处都能看到转基因的影子。”科普作家、资深科学编辑、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说。
  方玄昌认为,关于转基因“有害”的一切传言,只要有一条成立,“争议”必然戛然而止。一项没有问题的技术被长久误解则很正常。“比如已经持续应用一个多世纪的摄影,以及原本是为了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自来水,在进入中国之初都曾备受争议,到现在,还有老人认为摄影会‘摄走人的魂魄’。”
  方玄昌指出,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减少作物的农药残留、食品的霉菌毒素,以及去除食物中的致敏性物质等。比如BT蛋白,可以杀死目标害虫,但人体没有BT蛋白的结合位点,吃了并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理性的态度来辨析转基因之类的争议性话题。只要是通过了国家评估和审批,并被批准上市,能上我们餐桌的食品便可放心食用,无论是否是转基因食品。”
  通过专题讲座及展览展示进行科普,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至少让我对转基因的看法有了转变,相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科学探索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一位老师评价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