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大理沃柑晚熟1个月,最迟卖到5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09月26日版次:08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天旗 蒋正中

  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之美誉,独特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让宾川县和鹤庆县逐步成为大理州柑橘主产区,两地柑橘种植面积均突破5万亩。与国内规模大、名气大的广西武鸣沃柑相比,大理沃柑晚熟1-2个月,货架期最长可以延续到5月初,错峰上市让大理沃柑拥有市场价格话语权。
  近年来,引洱入宾工程的落地、全方位补助的实施、“三品一标”认证的普及等,让这个高原柑橘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其种植人群趋于年轻化、果品生产趋于标准化。
宾川:葡萄柑橘双步走
引洱入宾保丰收

  走进宾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绿”。宾川果木成林,地处滇西北高原中部,无霜期长,受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影响,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和柑橘生长。三十年来,宾川县大力发展柑橘和葡萄两大经济作物,实现了经济作物双步走的发展目标。
  “我以前主要以种植葡萄为主,这几年拿出一半果园用来种植柑橘,在我看来,葡萄和柑橘产值不相上下,但柑橘的人工、肥料等成本均低于葡萄,因此柑橘效益稍高。”宾川县宾居镇果农王智江算了一笔账:以柳叶橘为例,去年销售2.7元/斤,三年树一亩地挂果量将近8000斤,每亩平均收益约2.1万元。而红提挂果约7000-8000斤/亩,按3元/斤计算,每亩收益约为2.1-2.4万元。
  然而,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是把“双刃剑”,带来热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干旱,宾川炎热少雨、湿润期短,蒸发量大,极易发生旱情。“引洱入宾水利工程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洱海水通过引水隧洞和环山沟渠,源源不断地注入海稍水库、大银甸水库、花桥水库等大大小小的库塘,通水以后,农业快速发展,水流到哪里,土地就绿到哪里。”宾川连盟农资负责人李军说。
  宾川县秋冬温度比广西低,沃柑成熟晚,错峰上市让宾川果农尝到了甜头。“小河底村比宾川县城平均温度还要低3℃,我的沃柑竞争力更强!”宾川县鸡足山镇小河底村种植大户段兴华注册“橙色金歌”品牌,使他的沃柑溢价能力再提一个档次,平均销售价格比普通沃柑高20%以上。
鹤庆:资金保障起步快
“三品一标”保品质

  大理州东南端的鹤庆县,为东西走向的河谷地带,落漏河横贯其中,两面山麓冲积层较广,土壤肥沃,同样适宜发展柑橘产业。十三五期间,鹤庆县委县政府规划在全县发展10万亩柑橘。
  “黄坪镇是全县最大的晚熟柑橘种植镇,10亩以上柑橘种植户有790家,是鹤庆县柑橘产业发展名副其实的排头兵。”黄坪镇党委书记李辉告诉记者,鹤庆县高度重视柑橘产业发展,从种苗、灌溉设施到包装加工,全面补助资金,在政策鼓励下,鹤庆县柑橘种植面积达5.4万亩,且增速较快。
  “企业或农户新种柑橘,政府会给予每亩500元的柑橘种苗补助;新建标准化喷、滴灌节水系统,每亩给予200元补助;对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水果包装、加工企业,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黄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段鑫鹏表示,政策支持还体现在技术培训上,在县委县政府的督促和指导下,鹤庆每个种植柑橘的乡镇都开设种植培训班,定期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使果农管理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万众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董庆2013年带领团队到黄坪镇种植沃柑,目前基地有600亩两年半的沃柑和1400亩一年半的沃柑。“这里的沃柑长势旺,挂果多,这得益于鹤庆县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我们将继续扩大沃柑种植面积。”董庆表示。
  政府还积极鼓励水果生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对经营主体生产的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5万元的奖励。“通过鼓励,黄坪镇水果种植面积从2017年1.9万亩增加到2019年3.8万亩,其中柑橘达32000亩。”李辉介绍。
新模式、新思路
产业发展有活力

  产业规模大了,需要的人力成本会随之增大,但在分拣、筛选等过程中,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出现较大误差。为解决这个问题,董庆引入了果蔬电子分拣设备,设备可以实现柑橘糖度的分级选果,打破了往年仅根据大小分级的局限。
  “柑橘经过送果、扫灰、排序、呈像之后筛选出来,设备可以在不损伤果品的前提下,根据果品的大小、重量、颜色、糖度、酸度、硬度对果品进行分级。”董庆介绍,呈像之后特设的两个通道只有糖度11以上的橘子才能通过。“众口难调,有的人喜欢吃酸,有的人偏爱甜。明确标注出糖度后,消费者就可以根据爱好自行选择口味了。”董庆说。
  鹤庆柑橘协会会长、兄弟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揭建国对精细化果品分级表示认可:“沃柑按照统货5元/斤标准,一亩地产1万斤果,产值5万元;而分拣后好货8元/斤,一亩地产8000斤,获利6.4万元,精细化分拣将来一定是大理柑橘的发展方向。”揭建国说。
  与其他产区用工老龄化问题突出不同,揭建国认为大基地应该提高年轻员工的比例。“20岁—35岁的员工比例要占60%,年轻人回来从事农业同样赚钱。”揭建国给予年轻员工的薪资结构为:每亩地一年管理底薪为1200元,每斤果0.3元提成,三年柑橘每亩产5000-6000斤提成为1800元,一般一对年轻夫妻管理80亩柑橘,年收入在24万左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