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疯狂的母猪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0月19日版次:11
  “三元母猪齐上阵,难见当年二元杂。”这句话贴切地描述了当前的能繁母猪生产现状。
  非洲猪瘟的战斗进入后半段,经过非洲猪瘟的洗礼和考验,存活下来的养猪企业总结出了一系列对抗非洲猪瘟的方法,开始瞄准史上罕见的高行情疯狂扩张,而扩张需要母猪。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数据,9月我国能繁母猪同比下降41.1%。随着复产的趋势显现,种猪变得更加稀缺,价格飞涨。
  多地行业人士告诉笔者,如今7公斤的二元母猪要卖到1500元左右,10公斤则要3500元以上。市场上全是刚断奶的二元仔猪,甚至看不出来性状好坏。即便是这样,种猪公司销售依然火爆。
  在种猪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许多猪场开始把目光投向商品代三元母猪。某上市企业的公告明确表示,选择性状优良的三元母猪留作种源。个体养猪人也开玩笑说“现在只要是母的,都留下做种,肉猪卖的都是公猪。”三元母猪留种已经成为了常规操作。
  三元母猪做种并非不可行,但是养猪人都知道,二元父母代猪与三元商品代猪在最初选育性状时的偏向上是不同的。因此三元母猪在遗传和繁殖性能上与二元母猪相差很大。三元猪追求自身杂交优势最大化,但其杂合程度太高,性状的遗传力小,其后代的杂交优势很小。
  虽然在当前猪价下,无论怎么配都是赚钱的,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一直使用三元母猪做种,随着时间和代次推移,场内母猪的性能会越来越差,后代仔猪会越来越参差不齐。这样的猪场显然无法在未来的市场中胜出。
  加之,二元猪的稀缺,必然影响到下游三元猪。性状越杂交越不稳定,未来要选择怎样的猪来做父母代呢?长期这样盲目配种下去,我国整体母猪繁殖性能以及商品猪的性能都会不断收缩。
  对此,养猪人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方法:
  一是学习一定的育种技术和原理,将一部分三元猪回交选育性状优良、纯合度相对高的后代做父母代。或者将场内还留存的二元母猪进行回交,产生比普通三元杂好的父母代仔猪,实行场内闭环。
  二是使用性状合适的纯种猪精液,引入纯合基因配三元母猪,再选育繁殖、遗传性能更稳定的父母代。
  三是三元母猪不与杜洛克配种,而与长白或大白猪公猪配种。
  四是等种猪价格下降再引种。这点笔者不太认同,业内预计种猪行情将比商品猪持续更久。
  有行业人士总结,非洲猪瘟让我国“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进步十年,种猪性状倒退十年”。不过笔者认为,这恰恰也是提高我国种猪水平的一个契机。或许中国种猪技术的崛起也就在不久的将来。        □王之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