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全世界请叫我梅州柚

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响“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着力打造特色经济产业带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0月31日版次:06
  在金柚飘香的季节,一对梅州柚吉祥物刷屏了。“吉祥物男娃叫‘客客’,代表梅县金柚;女娃叫‘都都’,代表大埔蜜柚。”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爱东介绍,这两者都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优质农产品的重要代表。他透露,梅州即将成立广东梅州客客柚果有限公司和广东梅州都都柚果有限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分别运营梅州柚的两大子品牌。
  作为梅州柚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系列动作之一,两个吉祥物的诞生是一场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闯关战的前哨,是一场区域公用品牌的焕新之旅。
  梅州,正以省市县三级联动创响梅州柚大品牌,以物流领域为重点做精社会化服务,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双抓手,从打造全国柚子优势产业区的高起点、高定位出发,做强梅州柚优势特色产业。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金玺 刘  涵
统筹 麦倩明 阮定国
高站位
打造全国柚子优势产业区
  梅州柚已有百年种植历史,是全国第二大、广东第一大柚类主产区,以蜜柚和沙田柚为主,种植面积近50万亩,年产量80万吨以上,面积产量均占全球1/10。
  今年9月,广东省委常委叶贞琴在梅州市调研时强调,要突出高起点、高定位,将梅州打造成为全国柚子优势产业区。
  日前,作为未来七年梅州市柚产业发展行动指南的《梅州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下称“规划”)正式发布,目标是将梅州市打造成我国柚果的主要产地和出口基地、柚果的加工基地以及优良柚果品种和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区。到2025年,梅州柚新增种植面积20万亩,总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力争再通过5年努力,达到100万亩以上。
  规划中提到,要实施品牌建设与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等十大重点建设工程,提高梅州市柚果产业化水平,将梅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柚果产业化示范市,将梅州柚打造成为国内著名柚果品牌之一。梅州柚的发展更有方向、更有力量。
  “梅州人杰地灵,梅州柚享誉海内外。梅州柚前景非常好,重点要抓好品质,做好产后商品化处理,未来市场看好。”中国柑桔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子牛在参观梅州柚园时表示。
强产业
“龙头”与“龙尾”双驱动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梅州柚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正大力推进中,一个“龙头”一个“龙尾”成为做强产业的双驱动。
  2018年,占地300亩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梅县(大黄)金柚产业园落户大黄村,吸引了28家合作社进驻,产业园仓储能力达5000万斤,当年销售金柚1亿多斤,销售额3.5亿元,实现利润4000多万元,解决了1500多人的就业。
  “梅州柚带动周边贫困户脱贫致富,给大黄村村民带来了幸福生活。现在大黄村有农户550户,98%都种柚子。”大黄村党委书记、大黄村金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廖建明表示。
  目前,以梅州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全市柚果经营主体478家,其中柚类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6家,省级26家,总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17家,众多柚果经营主体辐射带动从业人口超过70万,有效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联农带农富农,助推全市脱贫攻坚。
  经过多年努力,梅州由零散种植柚子发展到著名的中国金柚之乡和蜜柚之乡。据悉,梅州将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好品种,科学耕山,在丰顺、五华、兴宁再建一批柚果产业园,力争把梅州柚打造成全球驰名品牌,并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出湾区,飞向世界。
精服务
大物流助力“运出去”
  以前梅州柚以传统批发渠道销售为主,随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梅州柚“触网”,不少新农人开始了电商销售。“今年不用自己开车拉柚子去珠三角卖了,手机、电脑就解决了销售!”大埔县漳北村种植大户官维远是快递进村的受益人之一,通过线上销售、快递运输,他的柚子销路拓宽到了湖南、湖北、上海等地。
  梅州市委书记陈敏表示,梅州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产量大,如何让山货运出去、销得好是关键问题。大力发展快递物流业,是助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州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围绕‘货出去、人进来’推进快递物流业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推动梅州快递物流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2018年,梅州柚寄递业务量突破千万件、承载重量超10万吨,被国家邮政局评为“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2019年8月,占地约1.1万平方米的梅州柚·大埔蜜柚物流集散中心揭牌成立,从源头上解决了梅州柚及农特产品“运输难”“运费高”的难题,且提升了快件流通速度,提高了商品复购率。此外,今年顺丰、中通、京东等多家快递企业在资费上给予优惠政策,帮助柚农降低快递成本。
  吸引“人进来”也是促进梅州柚销售、实现产销有效对接的重要手段。为了方便采购商采购梅州柚,梅州市委市政府搭建了交流采购平台,创造了一系列采购便利条件。在日前举行的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梅州柚专场产销对接活动上,梅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志坚向京东、青怡、一亩田等40家位采购商颁发了绿卡。绿卡上标有所有主产区农业农村部门联系人的电话,采购商在采购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寻求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帮助。
  梅州市还组织成立了梅州柚产业协会、大埔县蜜柚行业协会,将主要金柚经营主体纳入协会组织化平台,并筛选出了一批优质种植基地,制作采购指南,为梅州柚品质进行担保。此外,一批懂生产、懂市场、信息灵、实力强、连果农的梅州柚对接联络人队伍不断壮大,全程跟踪服务采购商,帮助其对接柚农,降低交易成本。
  “当下,梅州市正打造独具客都特色的梅州柚‘12221’营销行动,举办产销对接会对于促进生产—销售—市场的密切衔接,做好产区与销区市场建设,推动梅州柚走向全国具有重要意义。”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增国如是说。
大品牌
从“出山”到“出海”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梅州柚公用区域品牌的创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梅州柚品牌营销活动。
  去年以来,梅州柚统一了名称、LOGO、品牌形象,未来还将统一柚果销售包装设计,最终实现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形成市县一致、政企一心,共同做强梅州柚品牌。
  前有梅州市市长张爱军出镜代言,后有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直播间卖柚子,还有广东农产品采购商联盟梅州柚专场活动、梅州柚走出去暨大湾区出口基地建设培训会、广东柚子出口重点企业交流座谈会、中国柑桔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梅州柚产业发展推进会等活动的举办……8月以来,梅州政府及有关协会扎进“卖柚子”的行动中。
  “要以打响‘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农产品品牌为目标,发挥富硒长寿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梅州市农业产业优势发展平台,以梅州市为区域单位,统一品牌名称,突出地方特色,做好整体品牌宣传和推介,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梅州农业产业。”陈敏表示。
  9月10日,梅州柚开始登陆以CCTV-1综合频道为核心的央视大平台,向全国人民展示“好山好水出好柚”。各大城市机场、高铁站也陆续出现梅州柚的身影,农业博览会、展销会更是少不了梅州柚的参与,第十一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梅州柚“闯关东,走西口”,全方位展现柚之美,收获了一大波消费者与采购商的青睐。
  一系列环环相扣的营销组合拳让梅州柚品牌知名度持续提高,实现从走出梅州山区到“出海,走向俄罗斯、欧盟、中东等国家和地区。8—10月,梅州海关监管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蜜柚达6768吨,同比增加1.3倍,货值人民币4354万元,同比增长1.5倍。
  梅州现有梅县金柚和大埔蜜柚两个国家地标产品,13个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排名全省第一。在2018年广东省农业品牌发展报告中,梅州柚以227.5亿元品牌价值稳居“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榜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