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近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保监会、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最新的发展目标。根据《意见》,到2022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要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将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将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将达到500元/人。
在广东,农业保险体系建设历经10多年的发展,目前正步入加速轨道。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自2007年试点政策性能繁母猪养殖保险以来,广东省至今已陆续推出了29项农业险种,广东农业保险已覆盖水稻、蔬菜、水果、水产养殖、森林等主要领域,为广东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保障。
今年以来,广东农业保险的增长仍在加速,仅2019年一年,广东就增加了9项农业保险新险种,实现农业保险的扩面、提标、增品。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4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广东保监局联合印发了《2018—2020年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将水稻保险每亩保额从400元提高到800元,生猪保险每头保额从500元提高到800元,其他大部分险种的保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广东还新增了3个省级新险种,并授权地市新增地方特色农险品种,目前,地市新开办地方特色险种已达8个。
除了要求不断开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扩大农业保险的保障覆盖面外,《意见》还提出鼓励探索开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权)等金融工具联动,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
目前,广东正逐步以农业保险为“三农”融资的增信支点,撬动起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介绍,“农业保险+”要发挥作用,不仅要构建多层保障体系,推动农险产品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还要全面落实支农融资,化解三农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目前,广东正逐步加强保险和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联动,通过保险保单作为质押等,来解决当前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农业新增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保驾护航”。
下一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渔业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试点,探索通过农民合作社等打包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努力提高各险种的承保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