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橙是新平柑桔的代表,除了品牌效应还具有广泛的市场效应。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天旗
见习记者 周文进
远眺哀牢群山,郁郁葱葱,行走其间,徜徉于绿的世界,红河水滋养出这片生机蓬勃的土地。这里是有着丰富故事的“褚橙”的家乡。过去17年里,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晚年再度创业,扎根哀牢山,把褚橙变成了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这里培育出的冰糖橙味美皮薄,清甜中微微泛着酸。有人说,这里的冰糖橙像极了人生的味道。
每年10—11月间,山上一片浓绿间现出点点金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冰糖橙又熟了。
褚橙开采受关注
今年果小味更甜
褚橙作为新平柑桔代表,品质一直得到业内认可。褚时健的“名人效应”及褚橙所具有的故事性更使其在市场上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今年春褚时健逝世后,业内掀起了对褚橙未来的大讨论,这也使今年的褚橙开采愈发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
“云南今年高温干旱天气较多,从春季持续到果实膨大期,因此今年的褚橙果径相对偏小,风味更香甜可口,内在品质上佳。”褚橙接班人、褚时健独子、褚氏农业总经理褚一斌向记者介绍了今年褚橙的特点。他表示,原本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果实应该提早成熟,团队亦曾考虑在10月27—28日开始采果。但今年秋季降温慢,霜降后昼夜温差才逐步拉开,冰糖橙的转色速度也随之减缓。最终经团队多次讨论和数据对比,采果时间定在了11月5号。
褚橙产自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哀牢山主峰大磨岩山到漠沙镇南薅村,海拔相差2743.9米,大幅度的海拔变化,使河谷高温区、半山暖温区、高山寒温区相互衔接,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象。优越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气候、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造就了发展纯天然生态农业的高地和多样化特色农业的天堂。
得益于良好的生长环境,褚橙果圆肉厚,色泽自然,橙味浓,带芳香,耐储存。
记者看到,褚橙果皮很薄,略带青色。据了解,褚橙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天然,未经过人工催熟,因此果皮略青。只需用手就能轻松剥掉褚橙果皮,果肉色泽淡黄,与常见的橙红色橙肉亦有区别。去了皮的褚橙散发出浓郁果香,令人不禁食指大动。尝上一口,褚橙口感细腻清爽,香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降成品率提升品质
日加工量达800吨
据2019褚橙产品说明会上透露的信息,今年褚橙整体成品率从原来81%—85%,降低到老基地成品率60%左右,新基地50%左右。“成品率越低,投放到市场的水果质量越好。”褚一斌表示。
褚橙庄园办公室主任林安向记者介绍,在褚橙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把整个园区6300亩地划分成六个作业片区,由六位作业长来管理,每位作业长负责74000—75000棵树。公司要求每位作业长要懂柑桔种植技术,同时还承担行政管理职责。
“懂技术才能教农户,懂管理才能带农户。”林安说。公司把每年的工作计划分解到每个月,月初时制定当月的工作计划,作业长需要把工作计划传达给农户。
记者了解到,为严把褚橙品质,每棵树都要严格控制花朵数量,每个生长期每棵树几乎要疏去一半花果。为了让每一颗褚橙能充分通风透光,果园内每棵橙树的间距达到1.5米。
褚氏农业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张伟告诉记者:“中秋后的20—30天是果子糖分积累的黄金时期,经过检测,今年的果子甜度比去年同期更高。”得益于出色的种植管理水平,加上哀牢山天然的气候条件优势,褚橙的风味比普通冰糖橙更浓郁、更香甜。
除了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褚橙品质用心把控,在固定资产方面,今年公司的投入力度也很大,拿出了当年利润的50%,建大规模、高标准分拣厂。据了解,今年的褚橙计划使用全新的分拣系统,该分拣系统可实现日加工量达800吨,每小时加工量达80吨。
包装头像换笑脸
匠心铸就好果品
在今年褚橙的外包装上,褚一斌做了一个细微改动。在过去的包装上,褚时健头像的logo是一个“苦”的状态。今年褚一斌提出用“微笑”的头像代替原logo。
对此,褚一斌解释,“父亲的苦,是体现在创业的艰辛上,但他是以劳为乐,其内心是快乐的。因此我们希望他用更加快乐的状态出现在产品包装上。”同时,在今年的褚橙包装上,徽章仍作为褚橙的识别图形,其边缘的数字“51-62-66-71-74-84”是褚时健一生经历的重要时刻。
褚橙,记录了两代人的痛与快,不仅有褚时健十余载的匠心,更有褚橙团队对产品品质的坚守。褚橙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与金庸小说对于读者的感染类似,读者除了从金庸文字中感受武侠世界外,更多的是对武侠情怀的寄托。而褚橙,除了让消费者品尝美味可口的冰糖橙外,还有对“人生总有起伏,精神终可传承”励志精神的体会。
褚橙的历程展现了一个国民农产品品牌的塑造过程:认真做农产品,努力将产品做“正向差异化”的表达,让农产品回归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