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一次人生的错误转向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1月07日版次:13

  《庶出的标志》,【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著,金衡山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庶出的标志》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作品,据他在1963年所写的前言,这是他和美国“相互适应的六年之后”,“在美国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关于“庶出的标志”这个书名,纳博科夫说是为了“暗示一种被折射破坏的线形轮廓,一副镜中的扭曲图像,一次人生的错误转向,一个怪诞邪恶的世界”。
  《庶出的标志》是纳博科夫移居美国之后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一度被当作政治小说被批评家广泛研究。小说讲述了在一个极权国家中,统治者通过绑架一位精英知识分子克鲁格的儿子,而逼迫他为政权写作宣传。然而,克鲁格的儿子被错认为儿童精神病患者被送到精神病院,被残忍虐杀,就在克鲁格反抗即将面临死亡之时,作者在叙事中出现,并宣布这一人物不存在,书中一切的悲剧也都不存在。
  纳博科夫是一位精通多国语言的大师,此书体现了其语言艺术。例如双关语的大量使用,另外还有对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的改写,各种微妙标记的设计,梦境的插入,“洛丽塔”式的女性角色塑造等,这些也是作者其他小说中的常见元素了。
  此书也被认为是“嘲笑反乌托邦小说”。在1967年《威斯康星研究》的访谈中,被问到“对俄国反乌托邦持什么观点”时,纳博科夫表示对这类作品不感兴趣;但被问及“《斩首之邀》和《庶出的标志》被认为是嘲笑反乌托邦小说”的说法是否恰当时,纳博科夫则有点含糊其辞地回答说“是的,也许”。
  《庶出的标志》是一部越读越有味的作品。正如纳博科夫所言,“一旦我真的再次浏览我的作品,带给我最大愉悦的是那些隐藏着的主题在路边发出的细声细语。”因此,一千个读者可以从这部小说中发现一千个亮点。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1899年4月20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1919年流亡德国。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其作品《洛丽塔》曾引发极大的争议。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瑞士蒙特勒,1977年7月2日病逝。
□偶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