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4版: 区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云浮罗定多模式普法
通过直播,让50万名网友共同见证执法现场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19年12月05日
版次:
04
南方农村报记者 欧阳胜勇
实习生 伍思懿 通讯员 刘宇靖
“在山区普法,得走出法院、跳出山区。”地处山区的罗定,真正践行了这句话。“七五”普法以来,罗定法院发扬长岗坡精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下乡深入大山上门送法,走进基层为民调解,还借助网络的力量让50万名网友共同见证执法现场。
普法零距离
“法律大礼包”送货上门
“法官,我有个问题。”讲座刚结束,罗定华耀电子科技公司的代表便率先提问。11月18日,罗定法院6名部门负责人和法官助理走进罗定市双东环保工业园,开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司法服务座谈会。
现场,法院工作人员向各企业负责人逐条解读政策文件与以案说法重点提示。例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何防控法律风险,如何处理员工工伤,如何防范职务犯罪……
“干货满,收获大!”该园区服务中心副主任梁广达认为,贴心的司法服务、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园区吸引、承接产业转移注入一剂“强心针”。
不久前,罗定市第二中学的3000名师生也收到了这样的“法律大礼包”。这是一次特别的庭审,也是一场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被告人孔某,在娱乐场所受他人所惑染上了毒品,为了筹资购买毒品,开始贩毒。法官征得被告人同意后,把庭审搬到了学校。
“震惊,震撼!”一名旁听的学生表示,和以往看影像资料不同,这是他第一次与毒品犯罪零距离接触,毒品对人与家庭的危害太大了。
“七五”普法开展以来,罗定法院深入全市4个街道17个镇,精准普法,定制妇女保护、防毒禁毒、扫黑除恶等“法律大礼包”,送货上门。
调解亮品牌
调解撤诉率超90%
“工作室成立至今,办理各类案件477件,调解撤诉253件,调解撤诉率达90.05%,在诉前就调解成功75件。”2018年2月,以全国模范法官邓瑞雄名字命名的法官工作室正式“开张”。从事审判工作二十余年,邓瑞雄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邓瑞雄法官工作室”已成为该院的一张金字招牌。法院内外的人员慕名来取经,邓瑞雄知无不言。对年轻法官助理传帮教,与来自市妇联、工会等调解员交流如何把法说通说透,让百姓愿意听、能够懂。
“调解,不只是当‘和事佬’。”邓瑞雄认为,通过交流,让当事人从心底信服。“编外法官”也在心中种下“法治”的种子。“正义感爆棚,就是处事有点儿急躁。”7年前冲进水塘救人的人民陪审员余雪云经常被朋友们如此评价。此前,余雪云与小区物管闹过不愉快,朋友们还担心她会干出过激的事儿。
去年,余雪云成为了一名“编外法官”。从审判台走下来,余雪云觉得自己变了:还是正义感爆棚,但更加理性和专业了。看到业主群里质疑法院的言论,她第一个站出来:“要相信法律,相信我们的人民法院。”
普法新平台
网络直播助执行现场
“这能行吗?”接到执行现场直播的通知,罗定法院里不少干警产生质疑,毕竟执行直播,以前都没干过。
“不怕!上级法院带着咱们干。”罗定法院立即调配人员、提前踩点、测试机器。11月25日,20余名执行干警集结,“南粤执行风暴2019——直击执行现场”网络直播拉开帷幕。
在第一执行现场,被执行人将床柜、衣服等物品堆放在申请人房屋的门口、楼道阻碍通行,经多次通知、公告,仍拒不履行义务,罗定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这好像是我同学家。法院动真格了?”直播开始没多久,网友小茹留言。当天,1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50万网友围观,不少网友热议执行,跟帖叫好。
“首次试水直播,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和扩散效应。”该院院长刘钦明认为,这是一堂最接地气的普法课,走出法院,跳出山区,山区法院借助网络技术和新媒体,让普法不再困囿于山水。
据介绍,近年来,罗定法院公开裁判文书1万余份,网络直播案件庭审近2000次,加强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创新运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司法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江门设首批两级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基层受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江门设首批两级政府行政复议案件基层受理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