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科技强农 种为“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2月05日版次:09

  扫码了解广东种博会

  “板栗南瓜丰收啦,还记得那一口粉粉香香的味道吗?”进入12月,广东寒意渐起,返乡青年创业代表张雪莲正奋战在农业一线。
  南粤大地,新鲜蔬果馈赠餐桌;东北沃野,金黄玉米装满粮仓;江南南部,晚稻收割扫尾正忙……广袤大地上,种子撒播过的地方,生出一片片喜悦与希望。
□南方农村报记者 叶凤林
  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丰富餐桌,带动致富。农业要发展,种业须先行。
  “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
  小种子,切实担当起引领农业的大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培育农作物品种2万多个,一次次突破,给农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推动农业主导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连续多年保持在1.2万亿斤,其中,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在四成以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由“吃饱”向“吃好”的转变,中国人碗里装中国粮,靠的是中国种。“农业发展历程既是一部科技进步史,也可以说是一部种子改良史。”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说。
  广东种业是中国种业的中坚力量,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种业亦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探索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至今,广东累计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约7.3万份,约占全国总数的15%;大宗作物育种水平居全国前列,优质稻、超级稻、特色作物等育种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航天育种、基因测序、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每年全省进出口种子总量占全国1/3以上。广东种业,无疑为广东农业建设奠定了厚实根基。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时代,种业肩负新使命。张桃林指出,种业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为农业绿色发展发挥源头先导作用,为农业技术变革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服务脱贫攻坚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种业要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广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加强规划引领,打造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种业创新平台,组织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子企业,建设一批现代良种繁育基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广东种业正加快发展步伐。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广东种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种博会),是全国蔬菜品种研发和推广的“风向标”,也是备受关注的农业科技博览盛会。示范引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广东种博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张雪莲是广东省百佳新型职业农民之一,她来广东种博会寻找新品种、学习新技术,板栗南瓜便是从这儿淘来的“宝贝”。目前,她创办的梅州市品鲜农业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农产品生产供应模式,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人。
  “95后”大学生宋海凤2015年初识广东种博会,以后每年准时来逛展,“接触丰富的蔬菜品种、农业技术,倾听五湖四海农业人才的思想碰撞”,如今,20岁出头的她已成为广州市科创园艺有限公司农业板块的技术负责人。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广东种博会一头连接科技创新,一头连接农业生产,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与落地。中国种子协会顾问组组长李立秋是广东种博会的老朋友,几乎年年来参会,在他看来,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领域,小小一粒种子,蕴藏着大量的科技信息。“谈种业就必须讲创新。”
  种子,是农业的创新基础,也是广东种博会不变的核心。
  自2002年创办以来,广东种博会以高标准田间展示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每年示范推广数千个优良品种,应用推广配套技术及装备50多项,至今已累计推出新优特品种近10万个,吸引了国内外近100万人次参加,辐射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0多亿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心始终不变,外延不断扩展。如今的广东种博会不仅仅是种业博览会,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成果的融合展示,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十八年,依靠创新精神、先行先试的勇气,广东种博会以星火燎原之势,从广东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着农业、农村与更多的农民。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应用绿色高效技术与装备,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给农民带去致富的希望。这是种业示范引领的路径,也是广东种博会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