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利用VR帮患者改善睡眠

全国首个失眠诊疗中心病房“开张”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2月07日版次:06

  范长河团队首创了VR辅助的条件化消退治疗。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朱斌 通讯员高龙)晚上为何睡不着?12月3日,全国首个失眠与焦虑障碍诊疗中心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病房正式对外开放,解决失眠与焦虑障碍除了门诊,还有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治疗、个体化“自我”治疗等新手段。
睡眠障碍常伴焦虑
  最新研究资料显示,中国人群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7.6%,失眠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2%。“医生我就是睡不着,而且白天也不困,什么也不想干,就是很紧张。”这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主任医师范长河经常在门诊碰到的问题。
  范长河表示,其实睡眠障碍和焦虑障碍是两大不同的疾病实体,并不是说失眠一定就是焦虑障碍,或者焦虑障碍就一定失眠。但两者具有相似的神经生物学特点,临床上经常相伴而行,“有部分人群就是共同存在,而且互为因果,就像两兄弟一样”。
  范长河介绍,失眠和焦虑障碍存在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是心理-社会-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大多具有神经质或高唤醒的神经素质特征,或具有性格急躁、认真细致、追求完美等心理特征。
  范长河提醒,失眠和焦虑障碍虽然属于轻性障碍,但很多患者症状并不轻,往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两个方面必须同时治疗,并且需要个体化整合治疗,才能真正痊愈,这也是我们成立失眠与焦虑障碍诊疗中心的意义。”范长河说。
VR辅助失眠治疗
  范长河表示,失眠和焦虑障碍产生后,都会存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诱发神经高唤醒或焦虑反应的条件化现象,正因此才导致失眠和焦虑症状反反复复发作,不能痊愈。促进条件化消退,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痊愈率和降低复发率。范长河团队首创了VR辅助的条件化消退治疗。
  范长河表示,利用VR的沉浸式、交互式和构想式技术优势,可以打造出类似客观环境又超越客观的时空,结合心理学现有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催眠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心理减压、情绪调节、缓解疼痛、消除失眠、调整认知、降低敏化、促进条件化消退。
  新的VR技术的应用也是对传统的心理治疗方式的一个很大提升,如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精神分析法等,都要在治疗过程中引导患者回忆、想象。
  “但传统的过程往往很慢,有时也不能很好的达到效果。”范长河表示,VR技术可以方便的调整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在最短时间内达到让患者基本放松的水平,确保每位患者每次治疗、每个训练都能获益。
  此外,通过VR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长期记录患者每一次的治疗反馈,以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情况,尤其是认知改善的时间进程进行系统分析,将极大提升这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范长河团队首创了VR辅助的条件化消退治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