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获阶段性成果

建成国家级保种场12个、省级21个,育成畜禽新品种32个,处全国领先水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19年12月28日版次:11
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名称
猪 大花白猪、蓝塘猪、粤东黑猪、广东小耳花猪
鸡 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三黄胡须鸡)、怀乡鸡、杏花鸡、阳山鸡、中山沙栏鸡
鸭 中山麻鸭
鹅 狮头鹅、乌鬃鹅、阳江鹅、马岗鹅
羊 雷州山羊
牛 雷琼黄牛、陆丰黄牛
鸽 中山石岐鸽
蜜蜂 华南中蜂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少泽
见习记者 金东奇

  畜牧发展,良种为先。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体现在畜禽良种上。目前,广东省建有各类种畜禽场444家,拥有丰富的地方畜禽种质资源,成为促进广东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不过,随着大量引种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广东地方品种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部分品种已濒临灭绝,地方品种开发利用严重不足,重大优质型新品种培育成效不显著。因此,充分利用广东省地方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畜禽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建设畜禽种质资源库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家对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愈加重视,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畜禽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蔡更元介绍,广东省制订发布了《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相继出台了“建设草食家畜和牧草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地方特色畜禽品种”、“构建禽畜科研生产联合育种体系,实施雷州黄牛、山羊保种计划,保护开发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等多项政策和措施,促进广东畜禽优势产业发展。
  2018年5月,《广东省畜禽地方品种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工程项目》(以下简称“畜禽保护项目”)便是在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背景下启动,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负责实施,助力广东畜禽种质资源保护。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省各个科研单位和畜禽企业的努力下,截止今年11月,广东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广东省建设的444家各类种畜禽场中,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21个,国家级12个,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配套系)32个,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2个,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8个和良种扩繁推广基地6个。
  另外,在地方品种保护方面,有20个畜禽地方特色品种列入《广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大花白猪、蓝塘猪、粤东黑猪、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狮头鹅、乌鬃鹅、雷州山羊、雷琼牛等9个畜禽地方品种名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具备优质新品种或配套系培育的优越条件。
  2020年是广东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调研员罗建民曾明确表示,要将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深入实施现代畜禽种业提升工程作为广东畜禽种业的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畜禽保护项目组单位将继续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结合常规技术,加快新品种培育,重点加强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在保种的同时加强新品种培育和开发,逐步形成“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广东现代畜禽产业的有效、合理、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种业发展后劲。”蔡更元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