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调整为二级

省卫生健康委强调,解除一级响应不代表拐点到来,疫情防控正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2月25日版次:03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不能放松警惕。 新华社图片

  南方农村报讯 (见习记者杨俊鹏 记者肖江)2月24日,广东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自当天9时起生效。24日下午,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祝生介绍,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广东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的调整,后期还将根据疫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三大原因促使响应级别调整
  陈祝生介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及时启动一级响应,实行了最严格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举措,织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两张网”,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具体而言,一是广东省新冠肺炎报告新增病例数1月31日达到127例高峰后连续下降,近期已连续8天报告病例数在10例以下。二是报告确诊病例的县域数逐步减少,91.4%的县(市、区)连续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63.3%的县(市、区)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三是全国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21日呈现下降趋势。据此,广东作出了调整响应级别决定。
  为积极配合响应级别调整,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第二版)》(下简称《指引》)明确,依据累计确诊病例数、14天内聚集性疫情发生情况、14天内新增确诊病例数等三个指标,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各地市要每周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分级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策略和措施。
针对性、差异化开展复工复产
  陈祝生指出,在疫情防控基本面积极向好的情况下,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正值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关键时期,广东面临的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依然很大。一是复工复产人员流动性加大。广东是流动人口大省,据统计,目前仍有1000万左右的人员将分批有序来到广东。二是春节期间,大部分群众原本是宅在家里,疫情主要以输入性和输入性相关联的家庭聚集性为主。复工复产后,有可能出现单位、工厂的聚集性病例,甚至可能出现局部暴发的风险。
  因此,《指引》明确,采取分区分级防控措施,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要取消对复工复产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做到疫情防控与企业复工复产同步进行,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要采取灵活方式复工复产,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为减少人员的流动,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继续施行线上和智能化办公,避免人流的交叉感染,确实需要集中办公的单位,则引导员工分期分批返岗,严格执行返岗每日健康监测,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的聚集。陈祝生表示,接下来将梳理相关指引政策,更好地引导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实行灵活的办公机制,错峰上下班。
继续筑牢抗疫“三道防线”
  “响应级别的调整,不代表拐点的到来。”陈祝生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为此还需要继续筑牢交通联合检疫、发热门诊筛查、重点人群管理疫情防控“三道防线”,通过早发现,实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强化病例隔离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隔离、大数据支撑服务“四个关键”,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还应隔离;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运动、全民健身运动“三项运动”,加强群防群控。
  “新冠肺炎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较难,病毒传播力强,可以导致重症和死亡。”陈祝生强调,二级响应后,切不可掉以轻心,放松警惕,要继续保持自律,继续按照防控指引的要求,除上班外居家不出门,出门戴口罩,不串门不聚会,常通风勤洗手,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不能放松警惕。    新华社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