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种子加工待复工 销售要变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2月27日版次:07

  方圆种业“战疫情 备春耕”种子种苗配送。

  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最新种情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指出,当季农作物种子供种数量无忧,但加工任务紧迫,销售环节要变通,必须高度重视、确保种子加工销售整体运行基本正常,才能避免疫情对农业生产供种产生较大冲击。
供种总量满足用种需求
  “两杂”种子总体仍呈供大于求之势。据统计,预计杂交稻种子总需求量为2.1亿公斤,去年新产杂交水稻种子2.4亿公斤,有效库存1.6亿公斤,总供给量为4亿公斤。常规稻、大豆、春小麦、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准备数量均能满足春夏播需求,蔬菜、马铃薯、春油菜等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种苗供应充足。
  通报指出,春节后全国种子市场启动时间普遍延迟10-15天,目前农村多数地方交通限流或封闭,农民出行受限,种子销量比往年同比减少10%-30%。
  根据全国种子市场观察点监测到种子价格数据分析,目前春夏播作物种子价格基本平稳。全国杂交水稻种子加权平均价格为79.28元/公斤,同比下降21.38%。全国常规稻种子加权平均价格为10.31元/公斤,同比上涨10.38%。正值销售旺季的辣椒、大白菜、甘蓝、黄瓜种子亩用种成本分别为122元/亩、57.64元/亩、75.97元/亩和175元/亩,同比下降6.15%、上涨2.98%、下降9.00%和上涨1.15%,其余作物种子价格基本平稳。
三大问题较为突出
  种子调运仍旧困难,农作物种子种苗调运呈现“中间松、两头紧”现象,即使高速、国道、省道恢复通行,种子种苗发货地与收货地交通仍然受阻。如福建反映,需调往省外的杂交水稻种子仍有30%未调出,省内种子仍有50%未下摆到位。
  种子加工压力加大。因春节早,一些企业把种子加工包装计划留到春节后进行,据了解各省种子企业春节后种子加工复工进度缓慢。如安徽反映,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企业种子加工包装仅完成计划的30%左右。
  种子销售流通不畅。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大棚种植的蔬菜、西甜瓜,海南、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南部地区早稻年前已完成购种,疫情对其造成的影响不大,甘肃、江苏等省直播种植的蔬菜,贵州、云南北部地区春玉米与中稻,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早稻,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甘薯与马铃薯种子(苗)正值销售关键时期,若疫情持续到2月底仍未好转,将对相关作物农事生产造成直接影响。
抗疫情、保用种两不误
  通报指出,全国种业系统必须统筹抓好防控疫情和保春耕用种工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解决上述三大问题,确保抗疫情和保春耕供种两不误。
  强化政府指导,千方百计帮助种子企业复工复产。发挥制度优势,统筹乡村防疫力量推动种子进村入户。强化安全意识,管理部门对辖区种子需求有数,对种子供给来源有数,对当前种子入户率有数。强化市场监管,千方百计维护种子市场运行秩序。
□本报综合报道
  方圆种业“战疫情 备春耕”种子种苗配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