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呼吸训练促新冠患者康复
援鄂护士手把手传授胸廓运动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3月28日
版次:
06
何杏辉护长指导患者进行胸廓运动训练。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江玲 通讯员张阳 刘昕晨)“阿姨,先用鼻子吸气2秒,再用嘴巴缓慢呼气,心里默数4秒……没错,做得真好!”3月27日,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的重症病房里,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二区的何杏辉护长正在耐心指导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作为国家医疗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仍有131名医疗队员继续坚守在武汉。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来自康复科的何杏辉护长和文佳佳、周志敏护师自发组成“康复护理小分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如呼吸功能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床边训练等。每日运动量增加后,患者不仅呼吸功能改善,睡眠和食欲也变好了。
67岁的王阿姨(化姓)因感染“新冠”入院,时不时有气促、气喘、呼吸不畅的症状,需要持续低流量吸氧,非氧疗情况下血氧在80%-84%。阿姨心里有点焦虑,很少下床活动。
在评估了阿姨的呼吸情况和活动耐力后,何杏辉护长决定指导王阿姨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胸廓运动等。阿姨积极配合,一学就懂,刚开始训练时强度为5次/组,2组/天,此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强度。
“经过几天的训练,配合医生的药物治疗,王阿姨感觉精神状态变好,气促、气喘较前明显改善,不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都达到85%以上,心情也变得开朗起来。”何杏辉护长表示,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帮助新型肺炎患者提高通气效率、有效肺容量,改善氧合,从而缓解呼吸困难,增强活动能力。
此外,新冠肺炎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少肢体运动,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为此,“康复护理小分队”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训练,“我们鼓励能动的患者下地活动,卧床的患者在床上活动,做踝泵运动、桥式运动、直腿抬高、屈膝深膝等。”文佳佳护师介绍。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新冠肺炎患者得到专业的康复训练,医院大后方的康复科团队也迅速响应,将康复指导做成了视频进行发布,并开通了免费线上诊疗咨询服务。
何杏辉护长指导患者进行胸廓运动训练。
上一篇:
新疆女子患子宫腺肌症痛经难忍
下一篇:
孕妇如何做好复工期间防护?
上一篇:
新疆女子患子宫腺肌症痛经难忍
下一篇:
孕妇如何做好复工期间防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