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免费出租房屋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3月28日版次:13
| 小说芳菲 |
  临近春节,张连升又回老家处理住房来了。
  十五年前,张连升夫妇在北京打工挣了些钱,回家在县城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又花了五万多元钱进行了内部装修。原想自己一家人以后就在县城住了,没想到夫妇俩在北京一干就是好些年,孩子后来也接到北京了,县城里的房子一直闲在那里没有人住。
  八年前,他们一家子又转战到了杭州。通过三年打拼,有了些积蓄,又在杭州买了住房,一家人在杭州稳定地生活了下来。这就等于说他在县城里的房子失去了用途。
  这一年,也是春节前,张连升回老家看了看自己在县城里的房子,不看则已,一看真是不知是哭是笑了——由于长期闲置,房内装修的墙面已经严重脱落,天花板有一些板块掉在地上都摔折了,室内的家具蒙尘极厚,厨房里的水龙头也都锈死了,怎么拧都拧不开,碗架柜门一拉就掉下来了……这些迹象显示出这里已不是一个像样的家了。
  张连升感觉房子不能再这样闲置下去了,否则会更糟糕,于是决定售房——把房子卖出去。他把价格定在每平方米2800元,比他当时购买时稍高一点,这也是目前县城里商品房的平均价格。
  广告打出去了,可问者寥寥——有价无市呀。原来,近几十年来,县城土地大量开发,楼盘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县城里的商品房已经严重饱和了,人们的购房热情已经严重冷却了,缺乏炒房人,单靠住房人买房能买多少?特别是在小县城,即使炒房房价都难上去,何况不炒呢?虽然有几个人咨询了张连升,但都把房价压得很低很低,几乎达到了“割肉”的程度,张连升岂能答应?自己卖不出去,张连升就把房子委托给售房中介公司处理,他满怀希望,以为售房中介公司肯定能够售出去,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理想的结果。
  张连升曾考虑过让在农村生活的年迈的父母来县城住,帮他看房子。可是父母不乐意,一是说他们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二是说他们在农村开门生活惯了,不习惯城市中关门的生活方式,三是说他们好动不好静,在农村可以拾弄拾弄自己的土地,还可以养鸡养鸭养鹅养猪,搞一些副业,补贴家用。总之一句话,两位老人不乐意到县城来,怕孤独,怕无聊,怕陌生。
  父母不来看,又售不出去,张连升就想到了出租房子。他知道房子像汽车一样,怕放不怕使,一辆汽车经常开开不坏,若经常放很快就放坏了,房子也一样,不怕长期住人就怕长期闲置。
  考虑到家乡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县城租房的普遍价格,他把房子的租金定为每月1000元。他感觉这应该是县城里最低的房租了,租者肯定会挤破门楣。出乎他的意料,广告打出后,不仅没有出现租客挤破门楣的现象,就连咨询的人都没有,好像他的广告根本就没有打出过。他纳闷了,就在自家房子周围打听缘由,有人说“这个地方非常偏僻,谁来这个地方租房子?靠近学区或许还有人考虑”,也有人说“每月1000元几乎够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总支出了,谁能租得起”?还有人说“小县城没有外来人,本地人谁去租房住”,云云之类。张连升有点不相信,又把房子委托给一家房屋出租中介公司去处理,他预料出租中介公司应该有办法。
  可是,令他失望得很,房子委托出去一年多了,迄今为止还没有租出去。其间,他还连续把房租降至每月600元了,也没人承租。真是无奈,张连升没想到现今县城里的房子竟廉价到如此地步!
  这次回来,他下决心要把房子租出去,不管用何办法,否则不回杭州。他亲自写了份租房广告,复印了一百多份,四处张贴。广告词是这样的:“现有三室一厅住房一套,位于黄海路紫庭花园(C栋3门501室)。欲免费出租,有承租者请与本人联系。”下面是他本人的姓名、电话及发布广告的年月日。为了体现“免费”精神,他将“免费”二字写得出奇的大。
  “为啥这样?”有人问他。
  “主要想让我的房子里有些生气。”
  张连升回答时手机热闹地响了……       □戴俊马

上一篇:新冠时期的爱情

下一篇:堵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