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老友圈的“清明”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3月31日版次:13
| 家长里短 |
  华大妈老伴去世五年了,每到清明,华大妈都会给自己备一桌子硬菜。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只剩下一个人了,晚年孤独感便会加倍,华大妈说,越孤独越要怜惜自己,该吃吃该喝喝。特别是祭祀的日子,想起老伴,想起他爱吃的菜,华大妈就难过,即便给老伴做了,摆到墓碑前,他也吃不到一口,形式而已。莫不如活着时多吃几口。
  华大妈说,清明这天子女回家扫墓,她在餐桌上摆上自己最爱吃的菜,一是提醒子女尽孝要趁早,二是提醒他们,珍惜当下,懂得疼惜自己。很多子女不知道父母爱吃什么,但华大妈子女都对母亲的喜好了然于心,每次回家都必然带几兜华大妈喜欢的吃食。
  邻居老王更加直白,清明这天,他两个儿子儿媳都带孩子回来给母亲扫墓,说给老伴扫墓儿女去就可以,但他偏要亲临现场。到了老伴墓碑前,老王便拉起了家常,向老伴“汇报”自己近来的情况,身体的,思想的,就差拿出体检报告了。老王明着是和老伴唠嗑,其实是向两儿子诉说,平时儿子儿媳回家看望老王,各玩各的手机,或聊单位那些事情,老王有心和儿子说说自己的事情,守着儿媳也不好意思多说。扫墓就不同了,他和老伴倾诉,想说啥说啥。
  儿子儿媳也明白老父心思,想想自己母亲,身体那么好,说走就走了,世事无常,应该多关心体贴父亲才对。清明扫墓能让孩子懂得珍惜眼前人,老王这招聪明。
  老孙每年清明都带儿子去给父母扫墓。老孙年轻时脾气不好,常惹父母生气,他成家立业后,父母相继离世,让他后悔不迭。每年去扫墓,他都在父母墓碑前忏悔,子欲孝而亲不在是多数为人子的痛处。扫墓回家,老孙和儿子喝酒,每次喝酒都会把自己喝哭,老孙泪点低,越老越爱哭。他心里还有一个结,当年他在工厂上班时,曾经和一工友发生口角,两个人还动了手,一周后工友因车祸去世了。虽然这事与老孙无关,但想起来他还是非常懊悔难过,早知如此,他应该礼让工友,不和他吵架,即使吵了,也应立马道歉和好才是。
  老孙一哭,儿子也跟着难过。老伴骂老孙,扫一次墓就闹一次幺蛾子。老孙说,不是闹,是反思自己,教育儿子,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人生在世真应该好好修行自己的秉性,有包容心,有善心。
  清明我们追忆逝者,但老友圈却延伸出各种故事,都是为了借这个特定日子,清理我们内心,懂得生的意义和自己该做的事情,珍惜当下,关爱身边人,善待每一个朋友和陌生人。这样,扫墓才能“扫”出意义。   □李秀芹

上一篇:“净静”脱单

下一篇:醉翁之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