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上半年广东农作物病虫鼠害总体偏重发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02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陶磊)广东省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视频会商会专家会商,结合病虫源基数、作物布局、栽培制度和气候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测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省农作物病虫鼠害总体偏重发生。
  上半年病虫害发生特点为种类多、范围广、病虫并重。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瓜蓟马、瓜实蝇、霜霉病、桔小实蝇、荔枝蒂蛀虫、荔枝霜疫霉病、柑桔红蜘蛛、玉米螟和农区害鼠等发生较为突出。
冬季气温高
病虫源充足基数大

  由于2019年冬-2020年春气温偏高,冬后虫源基数明显偏高。根据2月下旬广东省各地冬后调查,草地贪夜蛾冬种玉米田平均株幼虫量3.97头,株受害率5.89%;水稻钻蛀性螟虫冬后调查,二化螟平均亩幼虫量1169.7头,显著高于去年的294.0头,三化螟平均亩幼虫量和160.5头,低于去年的373.2头。
  冬后调查再生稻和落粒稻田,稻飞虱平均虫量6.8头/m2;稻纵卷叶螟平均亩幼虫量8.3头;稻瘟病病叶率2.1%。3月上中旬各地调查,小菜蛾平均百株幼虫量134头,高的300-800头,略低于去年;黄曲条跳甲平均百株成虫量456头,高的1260头,高于去年和常年;蔬菜霜霉病病株率10.2%,低于去年同期的11.7%;柑桔红蜘蛛百叶螨量216.9头,高于去年;高州站调查荔枝蝽百梢虫量3.8头;广州站调查荔枝瘿螨百梢虫量13头。
  受春季冷暖气流交接频繁影响,今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迁入早、迁入峰出现时间提前。稻飞虱3月2日灯下首见,3月8日恩平站监测到白背飞虱迁入虫峰,单日单灯诱虫216头;稻纵卷叶螟3月3日灯下首见,于3月9-11日出现监测迁入虫峰,佛山站3月11日调查灯下诱虫218头,廉江站3月11日调查早插直播稻田发现蛾峰,亩蛾量2000-2667头,最高的达3万头。
雨量少、台风晚
利于害虫迁飞、病害流行

  根据广东省气候中心预计,2020年汛期(4-9月)雨量总体较历史同期略少,其中,前汛期(4-6月)降雨量粤西北地区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1-2成,主汛期(6-8月)降水较历史同期略偏少。开汛较历史同期正常至偏晚,大致出现在4月上中旬,龙舟水区域性分布明显。
  全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的台风个数较历史同期正常略少,大致为4-5个,初台大致出现在6月底到7月上中旬,较历史同期正常略偏晚。利于草地贪夜蛾、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繁衍以及小菜蛾、黄曲条跳甲、蒂蛀虫柑桔红蜘蛛等重大害虫的发生为害。汛期高温多雨的天气尤其是5-6月强降雨天气易造成大量伤口、利于柑桔炭疽病、荔枝霜疫霉病、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流行。
品种多、时期不统一
利于病虫辗转为害

  由于水稻品种多,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感病品种有一定种植面积,生育期不一致,密植面积较大,郁蔽度高,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利于多种病虫发生。
  同样,各地玉米种植期不一,冬、春、夏和秋有种植,甜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较大,种植分散、连作现象普遍,致使玉米生育期不一,桥梁田块多,利于草地贪夜蛾等病虫的辗转为害。蔬菜种植品种多、植期不一,分散种植、套种、间种普遍,大部分地区无明显休耕期,利于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等病虫害辗转为害。
  果树病虫梢期不一致,利于病虫辗转为害。受新冠肺炎疫情、柑桔黄龙病和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年桔等迟熟品种销售受滞,大多数果园冬季清园措施未执行到位,失管果园增多,成为病虫传播的重要源头。

上一篇:粤北降水较多农事受影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