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代客扫墓”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04日版次:02
| 网议 |
  新闻背景:清洁墓位、默哀、鞠躬、献上鲜花……日前,在广西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95后”生命礼仪师李鑫和赵从浩一起进行代客祭扫服务。李鑫和赵从浩,一人负责进行祭祀礼仪,另一人负责用手机向客户展示祭扫的整个过程。一个月来,像这样边代客祭扫边向客户直播的服务,他们已经完成了几十场。(3月31日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黄齐超:代扫墓虽然已不是新鲜事,但也颇具争议,毕竟,不亲自祭扫墓碑缅怀先祖,有缺乏诚意之嫌。不过,今年广西一些墓园实施的有偿代扫墓,与之前争议又有所不同,由于墓园垄断了“代扫墓”生意,很多网友都质疑:他们的服务价格合理吗?
  代祭扫虽有争议,但也确实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墓园“垄断下”的代祭扫生意,应当受到民政部门、物价部门的合理管控,不能用“满足了个性化需求”,不能用“价格公示且没有强迫”来麻痹消费者。
  @刘天放:古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扫墓是一种孝亲行为,尽孝必须亲力而为,贵在事必躬亲,否则,扫出的不可能是亲情,反倒是冷漠。将追思变成一种明码标价的商业行为,更是对现实的嘲讽,对先辈故人缺乏应有的敬畏。这些观点大有把“代客扫墓”一棍子打死的味道
  然而,从近年生意红火的市场看,“代客扫墓”并非一无是处。人口的不断迁徙,异地他乡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亲临现场祭祖扫墓并不现实,选择代扫也是无奈之举。没空回家祭奠总要比不去扫墓强得多。虽然此举不宜推广,但掏钱让人代扫墓者的内心,对祖先或离世的亲人还是有着深深的缅怀。可见,代客扫墓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一种成人之美。
  @齐谐:有人认为“代客扫墓”解决掉了部分群体未能亲临祖坟凭吊的遗憾,弥补了空间距离于人心上留下的缺口,也使得孝心可以得到表达,遗憾之情得以抚慰。可事实上,纵然时空上的跨度拉开了你与逝者间的距离,让原本几近可得的清明祭扫成为要不可及的“奢侈品”,但也不能借此使清明沦为明码标价的孝意衍生,由此被披上商品交易的外壳。
  反观当下,大城市下的车水马龙混合着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曾为清明返乡的“刚需”早已在资本的大潮中落为了奢侈之举。即便如此,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无人强调清明这一天便是祭扫的专属,是孝心的标签。尊祖敬宗,无需用“代客扫墓”的方式来进行渲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