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移动支付获县乡居民青睐

银联发布2019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04日版次:12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4月2日,中国银联对外发布了《2019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日均使用逾3次,人均每月移动支付金额较去年上涨11%,达2900余元。
  其中,移动支付已成为了县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全面覆盖农民、工人等县域群体。而在公共缴费、超商便利、菜场生鲜等场景中,移动支付消费的占比更已超过一半。
  据中国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分析,2019年移动支付产业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移动支付使用持续活跃,平均使用频次与消费金额双增长;二是移动支付已成为普惠金融重要载体,伴随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获得县乡居民,小微业主青睐;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与安全,生物识别等新型身份认证技术与传统密码验证方式共同守护安全;四是公众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发生损失人群占比下降。
  《报告》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次继续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从人群看,自主创业者、私营业主、个体户、网店店主等小微业主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过5次。使用次数上,1/4男性每天使用移动支付超5次,比女性高出了7个百分点,但男性婚后移动支付的日均使用频次略有减少,而女性婚后显著高于婚前。
  2019年人均每月移动支付金额较去年上涨11%,达2900余元,20%的消费者月均消费5000元以上。学生仍是移动支付支出占比最高的群体,移动支付金额占比从去年的六成提升至今年的九成。
  移动支付账户的选择上,信用卡占据主要位置。《报告》显示,从绑卡类型及卡片金额方面,信用卡皆远超储蓄卡,占比逐年升高,高学历、高收入、高频使用移动支付的群体首选信用卡比例更高。
  同时,移动支付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民、工人等群体,在公共缴费、超商便利、菜场生鲜等场景中,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占比过半。
  从场景看,网购场景则比中大型实体零售高出了14%。近九成80、90后女性群体成为网购主力军。总体而言线上线下占比难分伯仲,但00后、90后更偏爱线上消费。
  交通出行成为2019年移动支付最活跃的场景,全国32城地铁、逾1600城公交受理银联移动支付,全国200多城的逾10000家停车场开通银联无感支付,移动支付与我们“行”影不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