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国内首个荔枝智慧生产试点基地建成

基地位于茂名,智慧生产系统实时监测管理,有效规避荔枝“大小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11日版次:07
  南方农村报记者 魏变胜

  “春节放假前基本建成,放假及疫情期间工人少,这个帮了大忙,我直接通过手机APP操作就能给荔枝树浇水施肥,没有耽误正常的生产。”茂名市果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时昌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从茂名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园办获悉,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子项目果旺荔枝智慧生产试点基地已初步建成,荔枝园内的水肥、农药喷头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还能监测园内气候环境和土壤信息等,利用5G网络、数据中心等实现精准管理,也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茂名荔枝产业作为传统农业,有着千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领先地位,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产业江湖老大。但面对新形势,要稳固茂名荔枝产业的地位,产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而新基建为茂名荔枝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据悉,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类似果旺荔枝智慧生产试点的项目就有2个,还有1个产业园信息化管理平台,均是利用新基建为茂名荔枝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在果旺荔枝智慧生产基地里,浇水施肥均可通过手机操作实现。“这是很方便,但这个方便来之不易。”陈时昌介绍,目前果园的荔枝均是按照标准化果园重新种植的白糖罂等早熟名特优品种。
  大刀阔斧地砍掉老树,短期内不仅没有了荔枝收入,还要投入巨资搞新基建,这的确需要魄力。而陈时昌的魄力来自于对荔枝智慧生产未来的看好。
  谈起荔枝智慧生产的好处,陈时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疫情严峻时期工人不方便复工,但他的荔枝园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陈时昌认为荔枝智慧生产甚至可以解决荔枝“大小年”的问题。据悉,荔枝“大小年”与气候有直接关系,也和栽培管理挂钩,而在标准示范果园的基础上,智慧生产系统又能监测实时的小气候和水肥情况,就可以避免荔枝“大小年“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约用水,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与现代农业绿色生产的宗旨不谋而合。
  “这是全国首个荔枝智慧生产试点项目。”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园区办主任刘付峤表示,茂名是世界最大的荔枝连片生产基地,在传统的荔枝产业中推动“智慧生产”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从标准示范荔枝园建设到荔枝智慧生产建设,茂名荔枝一直走在荔枝产业的前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