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困局将打破

68种农药成分获农业农村部推荐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4月11日版次:09

  扫码看《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全文。

  南方农村报讯 (记者任亚航)目前我国用于小宗作物的农药屈指可数,相当一部分小宗作物用药甚至处于“空白”状态。随着我国小宗作物种植迅速发展,面积不断增加,种植种类不断涌现,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矛盾随之日益突出,加快小宗作物登记的呼声越来越高。
  4月9日,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种植业管理司)发文称,根据《农药登记管理办法》和《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有关要求,为指导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制定尚无登记农药可用的特色小宗作物的临时用药措施,确保膳食风险可控,同时,降低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成本,调动农药企业的登记积极性,加快解决我国特色小宗作物“无药可用”“无标可依”难题,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在组织广泛调研、专家论证和残留验证试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此《技术指南》对不同作物上农药使用成分、剂型、单次最高用量、使用次数,施药方法等做了详细规定,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中。待《技术指南》正式发布后,涉及到的上百种小宗作物将可有依据用药。
  记者梳理发现,《技术指南》共有526条,涉及作物上百种,涉及农药成分68种,剂型以水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居多,且多以常规化合物为主。
  其中,杀虫剂出现较多的有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氟虫胺、氟啶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涉及作物包括荔枝、芒果、甘蔗、火龙果、丝瓜、南瓜、豇豆等;杀菌剂有百菌清、吡唑嘧菌酯、嘧菌酯、氰霜唑、咪鲜胺,涉及作物有大葱、枸杞、人参、冬瓜、菠萝、甘蔗、火龙果等。
  扫码看《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全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