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60岁阿姨右肾肿瘤大过篮球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成功切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02日版次:06

  王阿姨手术切除的肾肿瘤直径达32厘米。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江玲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

  因肚子胀、腰痛,60岁的王阿姨(化姓)在医院发现直径达32厘米右肾巨大错构瘤,肾脏完全被肿瘤包裹,只能手术将瘤子肾脏一起切除。
  这已经是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近期手术治疗的第二例巨大肾肿瘤。就在两周之前,1岁1个月的女童晓晓(化名)因巨大肾母细胞瘤挤占腹腔,不得不接受了肿瘤根治性手术和左肾全切除术。
  该院泌尿外科主任刘久敏表示,临床上,90%以上的肾肿瘤为恶性,因肾组织供血丰富,有些肿瘤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长大,侵蚀肾脏。实际上,早期肾肿瘤可经微创保肾手术获得很好的预后,“发现越早,治疗越好。”
肾错构瘤直径32厘米
  王阿姨来自汕头。3个月前开始明显感觉肚子胀、腰痛,在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右肾巨大肿瘤。因其有二、三尖瓣中重度脱垂,心功能重度不全,手术风险极大,遂转至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
  入院后经全面检查,王阿姨的肾肿瘤考虑为错构瘤,如果不及时手术很可能破裂出血,威胁生命。泌尿外科联合心外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一起制定治疗方案。
  刘久敏主任指出,患者肾肿瘤太大,且不排除恶变,可能会跟周围大血管和重要器官如肠、脾脏、胰腺粘在一起,而手术需完整干净地切除肿瘤,对于可能引起的周围脏器损伤、术中出血、心血管意外等情况,需要多学科协作保障手术安全。
  4月20日,手术顺利进行。切除的肿瘤经测量直径32厘米,肉眼可见肾脏被包裹在各种混杂的脂肪组织、淤血里,符合错构瘤的表现。
  据了解,错构瘤也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良性肿瘤里比较常见,发病率约0.13%。
  术后第二天,王阿姨从ICU回到普通病房,目前已顺利出院。
1岁女童查出肾癌
  来自茂名的年仅1岁1个月女童晓晓,因肚子胀、摸到明显的肿块,检查发现左肾巨大肿瘤,被送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求医。
  因巨大肿瘤持续消耗,晓晓较同龄人瘦小,体重8kg,身体虚弱,面色苍白。本来医生们打算给她调养几天,待体质改善些再手术。但晓晓的肾肿瘤突然出血引发休克,血压急速下降,只能半夜做了急诊手术。
  “术中很多技巧要考虑,切瘤子不能求快。”刘久敏解释,瘤体很大,长期占据胸腔、腹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血管压力,如果一下子去掉瘤子,压力骤减,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很可能引发休克、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必须一边切肿瘤,一边密切监控循环、血容量。”
  当天,手术从晚上9点多持续到11点,仅为晓晓完整切除肾肿瘤的步骤,医生们就花了1个多小时,全程输血超过1000ml。切除的肿瘤大小21×12.5cm,重达3斤。术后病理诊断为肾母细胞瘤(恶性)。
  临床上,肾母细胞瘤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至百万分之二,多发于1-3岁的孩子,可能跟基因、遗传、胚胎肾脏发育缺陷等有关。
  晓晓在ICU住了10天后返回普通病房。根据肿瘤规范化治疗原则,她还需要进一步接受术后放化疗等辅助治疗。
早期手术预后理想
  一老一少两个病例,为何肾肿瘤都长到如此巨大?刘久敏主任指出,主要还是发现太晚了。“肾肿瘤90%以上是恶性的,尤其是肾母细胞瘤,长到这么大,预后不太理想。”
  据介绍,临床常见肾脏恶性肿瘤有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肾盂癌,儿童常见为肾母细胞瘤。通常,腰部摸到肿块、血尿、腰痛是肾癌三联征,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早期没什么症状,当出现明显不适就医时,可能肿瘤已经发展到局部晚期了。
  而错构瘤一类的肾肿瘤,虽然恶性程度不高,但肿瘤可以一直长,时间长了也可能变为恶性,有些患者在1、2年之内肿瘤快速长大恶变。
  刘久敏主任表示,B超能够灵敏捕捉到1、2厘米的肾肿瘤,对于疑似恶性的肿瘤,建议尽早手术。早期肾肿瘤可以微创保肾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专家简介
  刘久敏
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美国Beth Israel Medical Center、UCSF和USC访问学者,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最高荣誉奖(金枪奖)获得者。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肿瘤学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泌尿生殖分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及先天畸形的治疗。在男性学、泌尿系统、微创治疗、器官移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科研项目。

下一篇:VR技术实现3D医学教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