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单个猪场可以成功净化非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0年05月02日版次:10

  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曲向阳对于复产十分乐观。

■ 达人档案
  养殖达人:曲向阳
养殖经历:15年内担任过外企及国内大型养猪集团技术服务、生产管理工作。
管理秘籍:增强团队生物安全知识,确保疾病不进入;内部把生产小单元化,建立关键的预警系统和检测系统等。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之娴

  养猪业内许多人熟识曲向阳。他是现任史记生物总裁,前汉世伟食品集团总裁,也曾在环山集团担任副总。人们提起他,总会用到“技术流”、“实战派”等词汇。
  自学生时代实习期帮助猪场诊治疾病算起,曲向阳进入养猪业15年,很长一段时间负责集团猪场的健康、生产管理以及团队建设。他的养猪生涯履历丰富,均成绩斐然,但无一重复。
十五年养猪生涯积累经验
  2008年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之后,曲向阳先后来到礼蓝动保和海波尔种猪公司,分别从事猪场技术服务和生产管理工作。2015年,曲向阳来到了环山集团,开启大型养殖集团猪场管理的新阶段。从兽医技术总监做到公司副总,曲向阳在环山集团和团队共同完成了疥螨、伪狂犬和蓝耳病的净化。11000头母猪的单场,在2017-2018年间PSY做到了29-30。
  2018年,曲向阳离开环山集团来到汉世伟食品集团担任总裁,一年半后又转型为天邦研究院院长,负责天邦体系高科技项目的规划管理。2020年,天邦旗下疫苗、种猪及其它生物技术相关业务重组成立史记生物,曲向阳任总裁。
内部生产小单元化强化管理
  2018年汉世伟体系下拥有约16万头基础母猪群,团队人数近3000人,管理起来并不轻松。但在非瘟大考之下,汉世伟成功稳住基本盘,并且实现了基础母猪规模反超非瘟暴发之前,2019年底调高母猪群存栏目标为40万头以上。
  2018年非瘟暴发后,天邦高管团队随即前往俄罗斯学习交流,很早便放弃疫苗免疫的路线,选择走强化生物安全管理的道路。在对非瘟病毒传播途径还了解甚少的情况下,汉世伟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安全改造工作,强化了洗消中心、饲料安全检验和人员管理等。
  2019年4月,汉世伟召开了集团内部复盘会议,整个汉世伟旗下所有猪场团队共同总结经验、交流方法,真正确立了非瘟“可防可控”的理念。在学习足够多的成功经验之后,5-6月份汉世伟体系下成功防控、复产的案例越来越多。“过去比较迷信老外的经验,但是实际操作上,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国外并不完全相同。我们需要把知识和观点本地化,从书本应用到实践,这就是组织学习能力。”曲向阳说。
  经过实践总结,汉世伟增强了团队生物安全知识,确保疾病不进入;内部把生产小单元化,减少猪群流动接触;建立了关键的预警系统和检测系统,明确了未发生的时候团队操作细则,如疑似症状报备、鉴别诊断等,实时更新猪群状态。然后为猪场复产做好了复产前准备工作、猪场改造、紧急处置方案等等。“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母猪场能控制在1%-3%的经济损失,就成功了。”
养殖密度升高加大防非难度
  防非将是养猪业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重心。在曲向阳看来,由于目前存栏量下降,猪群调运减少,防非形势暂时看起来稍好,但新一轮养猪密度正在增加,养猪业要摆脱非瘟威胁依然任重道远。
  他建议单个猪场或者集团借鉴巴西40年前在净化非瘟上所做的工作。虽然全国防控形势更可能像俄罗斯那样处于共存、控制低风险的状态,但单个猪场采用巴西经验净化非瘟是可以成功的。
  对于复产,曲向阳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猪场复产成功率可以达到80%-90%其中有三个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是信心。信心来自于不断试错得到的成功经验;二是复产知识、操作程序。如果猪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把猪群从发病的状态扭转过来,那么复养的成功率就会很低;三是资金。许多猪场非瘟之前就是负债经营,发病之后更难恢复元气。
  面对非洲猪瘟,曲向阳总结的经验就是尊重科学,不要过于恐惧。前期可以不惜成本地投入防控,保住猪群,但是建立在非常高的利润背景之下的,不会是一个恒久状态。到2022年,养猪业可能进入另一个阶段,那时候猪场竞争的将不再是“生存能力”而是“生产效率”。曲向阳分析,“对猪苗的行情预期可能要下调一点,肥猪会是今后博弈的重点。”
  与许多人不同的是,曲向阳对于复产十分乐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