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新农村推动力
南方农村报
07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早、大、优,钱排三华李终成“李中之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0年05月12日
版次:
07
三华李是钱排的名优特产,当地家家户户广为种植,产业兴旺。
南方农村报记者 汤皓庭
通讯员 陈子楷
钱排是粤西茂名信宜市的一个镇,2019年,当地1.2万多户农家,三华李收入最高的农户超过80万元,收入介乎40至70万元的农户超过100户,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超过1000户,普通“小户”年收入两三万起步、五六万不成问题。
因李而富,因李而名,是什么让一个山区小镇成为全国知名的“产业之星”?当然,除了自然禀赋的天时地利,还有地方党政的英明勤政和果农的勤苦耕耘。近日,记者走进“中国三华李第一镇”钱排镇,实地探秘当地三华李产业发展之民间“宝典”。
“早”字得益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熟的李子价更高。
夏日刚至,钱排镇的三华李交易市场已是一派热火朝天。当地果农说,今年李子批量上市比以往哪一年都来得早,以往5月初方才少量挑拣采摘,如今2月底即可挑拣采摘上市,“有李期”足足提前了2个月!
不单今年如此,早上市,已成为钱排三华李抢占市场提高收益的“杀手锏”。“早上市,价格是高峰时候的几倍!”果农举例,批量上市之前,果品几乎不分等级,统级收购价就是每斤10元以上,有时甚至高达每斤接近20元;到了产品高峰上市,原先10元一斤的果品可能只卖3至5元一斤。
“以往这个时候,我的果园还未开摘,今年这个时候,我家李子收入已接近4万元。”果农陈天福说,“物以稀为贵,果农通过剪枝控花技术实现果品提前分批上市,可以避免产品扎堆上市带来的困扰,既增加收入,又拓展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还可减轻果农高峰采摘的劳动强度。”
“大”有好处
大,是指果品单个体型重量超出了一般。
钱排三华李销售,大致分为小果、中果、大果三个等级,一般单个重量25克以下的视为小果,50克以上的视为大果,介乎两者之间不大不小的视为中果。三个级别的果品,收购价大不相同,大果一般作为礼品消费,价格是小果的3倍以上,甚至更高,而且往往是市场“抢手货”,供不应求。
当地果农介绍,去今两年,当地三华李的收购价基本是小果每斤3至5元,中果每斤6至8元,大果每斤10至18元;过去,小、中、大果的产出比例大致为3:5:2,近年大致比例为2:5:3,中、大果产出量明显增多,收益可盘可算。
“过去,果农舍不得剪枝,以为枝条越多开花结果就越多,收入就越好。但丰产并不等于丰收,近几年果农感觉过去的想法不对头,通过摸索出经验,通过把握准时间段‘狠心’剪枝、技术剪枝和早期疏果,以减少挂果量来增加大果量,收益明显见好。”果农邓金兰说。
“优”铸品牌
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优,是钱排三华李制胜的法宝。
当地果农有这样一种说法,“多不如早,早不如大”,说的就是在正常产量下,产品早上市、优质大果多,才是增收王道。
近年来,在当地党政民的共同发力下,钱排通过“节庆宣传扬名气、农旅一体聚人气、技术培训提品质、延伸产链拓销路、壮大电商增效益”等一系列举措,成功打造了钱排“银妃”三华李品牌和“春赏花、夏品果”文旅品牌,使得钱排李香飘四海、八方宾朋闻香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效益的大幅提升,与技术形成良性循环——效益好了,生产者愈发用心投入技术钻研;技术管理水平提高了,反之又不断推动生产效益的提升。
除了参加政府举办、专家传授的技术学习培训,当地果农平时用心钻研、善于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近年来,当地三华李每年分多批提前错峰上市、大果产出率提高,就是果农自我钻研剪枝控花技术的成功应用。
果大、核小、皮薄、汁多、“颜值”高、味道好、果皮天然覆盖一层薄薄的保鲜“白粉”,是钱排三华李饮誉“李中之王”的硬核优势。近十年间,钱排三华李除代表信宜三华李入选“岭南十大佳果”外,还在全国李产品质量评比中荣获“金奖”,并屡屡在国内、省内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和质量评比活动中获誉。
三华李是钱排的名优特产,当地家家户户广为种植,产业兴旺。
上一篇:
西瓜生长成熟期注意补钙
下一篇:
以虫治虫,这样干
上一篇:
西瓜生长成熟期注意补钙
下一篇:
以虫治虫,这样干
分享: